悉尼大學商學國貿雙碩士畢業(yè),現(xiàn)居澳洲,在澳學習生活15+年,從事教育咨詢工作超過10年,澳洲政府注冊教育顧問,上千成功升學轉學簽證案例,定期受邀親自走訪澳洲各類學校
阿姆斯特丹大學有高質量的研究生和世界前沿的研究培訓,同時本科教育也是世界最最優(yōu)秀的之一,該校注重國際化,提供超過85個英語授課的碩士項目。它產生過6名諾貝爾獎得主,其中諾貝爾物理學家得主3名,和平、醫(yī)學和化學獎得主各一名。它也產生了斯賓諾莎獎得主7名。
如今,作為研究型大學的阿姆斯特丹大學有超過30000名學生,5000名員工和285個研究項目(學士和碩士項目),其中許多都是用英語授課的。阿姆斯特丹大學擁有超過6億歐元的預算,目前該校設有七個學院:人文、社會與行為科學、經濟、法學、科學、醫(yī)學與牙醫(yī)。
阿姆斯特丹作為荷蘭的首都,無論在歷史上還是在今天,都是這個國家經濟和政治的中心。阿姆斯特河從城市的中心流過,從13世紀中葉一批居民在河邊定居時開始,阿姆斯特丹市因這條河而得名。今天,擁有75萬人口的阿姆斯特丹既是一個國際大都會,又無處不散發(fā)著"小城故事"的氣氛,漫步在運河旁,放眼望去是一幢又一幢保存完好的各個歷史時期的古老建筑。荷蘭人中有這樣一句話:在阿姆斯特丹,沒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發(fā)生的。在這里古老和現(xiàn)代、高雅和市俗、富有和貧窮,彼此矛盾著卻能相安無事。而阿姆斯特丹大學正是在這樣一個城市孕育出的一個思想的精靈。
17世紀三十年代,經過80年的獨立戰(zhàn)爭,荷蘭人推翻了西班牙的統(tǒng)治,迎來了它的黃金時代。許多人來到阿姆斯特丹定居。這些新移民帶來了知識和財富,阿姆斯特丹因此成為當時歐洲的中心。也成為當時的年輕人追求新知的樂土。
原本是阿姆斯特丹市中心的一座女子修道院,1632年1月8日的一次不同尋常的演講使這里成為阿姆斯特丹人心目中的學術殿堂,做演講的是兩位當時在歐洲非常著名的學者,科學家卡斯帕 巴拉爾斯和人類學家格拉德沃斯厄斯他們受當時市長的邀請而來,當時阿姆斯特丹還沒有任何高等教育機構,人們希望借助學者們的名望和聲音促成一所高等院校的建成。
這次演講之后,一個名叫雅典學院的學校由此誕生,意思是"明亮的學校"。這也是阿姆斯特丹大學的起源,巴拉爾斯和沃斯厄斯也被視為這個學校最早的兩位教授。但是雅典學院還不能算作一所真正意義上的大學,因為它并沒有授予博士學位的資格。當時學生們上課一般都是在教授的家中進行,而修道院的這個大禮堂更多地被用作公開報告、演說、辨論的場所,而不是上課的地方。
直到1877年雅典學院成為一所阿姆斯特丹市立大學時它才有資格授予最高學位。但是這時大學仍然只是一所地方性機構,教授是由市政部門任命,市長也同時兼任大學管理委員會的主席。這種體制直到20世紀60年代才有所改變,1960年,荷蘭《大學教育條例》通過后,阿大有了財產自主權,教育資金的籌措由國家負責,這時阿姆斯特丹大學終于擺脫了市立的帽子,成為一所真正意義上的國立大學。
如今,當年兩位教授做開幕辭的修道院已經成為大學博物館,它已經沒有往日高朋滿座時的喧嘩,只是靜靜地注視著運河邊來來往往的學生,見證著大學一天天的發(fā)展。
20世紀初是阿姆斯特丹大學最引以為自豪的年代。歷史上的四位諾貝爾獎獲得者都是在這個時期脫穎而出,他們的研究成果不僅為人類科學的進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也使得阿姆斯特丹大學名聲大噪。
國際關系和國際公法系:它是荷蘭最大的同類教學科研機構,錄屬于政治學和社會文化學院,有國際關系、國際公法和現(xiàn)代亞洲史等3個專業(yè),在編人員有教授3人,講師10人,助教、秘書各2人。此外還有交流學者、客座講師9人。該系為3學期制,每學期14周。每年大約有100人選國際關系專業(yè),30-40人選其他專業(yè)。有碩士、博士授予權。
文學院:設有語言、歷史和文化等30多個專業(yè),是阿大最大的學院。建筑群坐落在阿姆斯特丹市中心,以17世紀歷史學家胡弗待命名的大樓,學院多數(shù)系的辦公地都設于此,還有圖書館、語音室等。學制4~~6年,多數(shù)學生能獲得政府助學金或貸款。授課分講課、學習小組兩種形式,另外還專設職業(yè)指導課。
經濟與商業(yè)學院(FEB):成立于1922年,包括阿姆斯特丹經濟學院與阿姆斯特丹商業(yè)學院,現(xiàn)有大約4000名學生與600名職工,經濟學與計量經濟學排名全球44,歐洲第10,會計與金融排名全球45,歐洲第10。
阿姆斯特丹大學圖書館藏書量高達近400萬冊。同時,圖書館還擁有一些特別的藏品,例如稀有的手稿,書信和地圖。圖書館所有的收藏都免費面向全校師生開放。
圖書館及其學習中心擁有2600個學習位,其中1100個學習位配備電腦,全館實現(xiàn)無線網(wǎng)全域覆蓋。
另外,阿姆斯特丹大學博物館擁有大量珍貴的藏品。其中Allard Pierson博物館收藏了大量來自古埃及、中東、希臘和羅馬帝國的文物。
阿姆斯特丹大學特別收藏(Special Collections of UvA)還擁有大量早期印刷的書籍、現(xiàn)代書籍的特別版本、手稿、地圖和諸如海報、相片等可視資料。
阿姆斯特丹大學歷史收藏(University History Collections)包含了藝術和科學方面的文物,以及大學從1632年建校至今的歷史檔案和記錄學生生活的歷史材料。
學校的計算機博物館收藏有獨一無二的早期計算機。另外,學校還擁有上萬例的解剖學和胚胎標本,人類和動物的骨骼,頭骨和解剖模型等。
阿姆斯特丹大學的奮斗目標為:在荷蘭同行中取得并保持優(yōu)勢地位,在歐洲優(yōu)秀大學中力爭一席之地,積極參與本市的經濟、科技、社會、文化活動,建立一個富有活力的行政管理組織。
他們將開設的課程有醫(yī)藥信息學、醫(yī)學生物學、統(tǒng)計學、人工智能、信息系統(tǒng)、社會科學信息、影視科學和書籍信息學等。
六位諾貝爾獎得主:
Tobias Asser ,1911諾貝爾和平獎
Christiaan Eijkman,1929諾貝爾醫(yī)學獎
Jacobus Henricus van 't Hoff, 1901諾貝爾化學獎
Johannes Diderik van der Waals, 1910諾貝爾物理學獎
Pieter Zeeman, 1902諾貝爾物理學獎
Frits Zernike, 1953諾貝爾物理學獎
政治領域
Wubbo de Boer ,歐洲內部市場協(xié)調局主席。
Els Borst ,荷蘭健康暨體育部前部長。
Ad Melkert ,荷蘭社會事務暨就業(yè)部前部長。
Jacqueline Cramer ,荷蘭住房暨環(huán)境部部長。
科學領域
Anton Pannekoek ,天文學家及馬克思主義者。
魯伊茲·布勞威爾,數(shù)學家。
藝術領域
Menno ter Braak ,著名作家。
Willem Frederik Hermans ,著名作家。
Janneke Jonkman ,著名作家。
Stijn Roelofs ,紀錄片導演。
J. Slauerhoff ,著名作家。
Karin Spaink , 著名記者。
Simon Vestdijk ,著名作家。
Dirk Wolthekker ,記者及作家。
運動領域
Max Euwe ,1901-1981 ,世界西洋棋王。
一般認為阿姆斯特丹大學始于1632年創(chuàng)校的 Athenaeum Illustre,該校原以教授史學與哲學為主,此后陸續(xù)成立了醫(yī)學、法學與神學學院。此時該校的規(guī)模仍小,學生不超過三百人。
1815年, Athenaeum Illustre 被認可為高等教育機構。1877年,該校改名為 Gemeentelijke Universiteit van Amsterdam(阿姆斯特丹市立大學),教授聘任須經市議會通過,市長管理學校的運作。由于當時的阿姆斯特丹市議會采取進步作風,市立大學得到了較大的學術自由。
1961年,政府接管該校財務,市立大學遂改稱阿姆斯特丹大學。1969年5月間,學生一度占領大學的行政中心Maagdenhuis,要求讓學生參與校務。在60至80年代間,阿姆斯特丹大學被目為荷蘭學生運動的中心。
阿姆斯特丹大學現(xiàn)有 22000名學生,是歐洲主要綜合性大學之一。為了輔助和促進知識交流,以英語授課的特殊課程逐漸發(fā)展起來。目前在歐洲,阿姆斯特 丹大學是擁有面向全世界學生課程最多的大學之一。學校里有來自100多個國家的1200多名學生以及研究人員,學校為他們從國際角度掌握科學知識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機會。
大學目前有15個院系,按學科分為神學、法學、文學與哲學;數(shù)學與信息學、物理學、天體物理學與化學;經濟與計量經濟學、政治學與社會文化研究、心理學、教育學與存在空間學;醫(yī)學與牙科學等4大類。
經濟和商業(yè)、國際金融、MBA、商業(yè)研究、勞動與組織研究對比%E
Amy GUO 經驗: 17年 案例:4539 擅長:美國,澳洲,亞洲,歐洲
本網(wǎng)站(m.innerlightcrystal.com,刊載的所有內容,訪問者可將本網(wǎng)站提供的內容或服務用于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以及其他非商業(yè)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時應遵守著作權法及其他相關法律規(guī)定,不得侵犯本網(wǎng)站及相關權利人的合法權利。除此以外,將本網(wǎng)站任何內容或服務用于其他用途時,須征得本網(wǎng)站及相關權利人的書面許可,并支付報酬。
本網(wǎng)站內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網(wǎng)站刊登內容,請及時通知本站,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