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大學商學國貿雙碩士畢業(yè),現(xiàn)居澳洲,在澳學習生活15+年,從事教育咨詢工作超過10年,澳洲政府注冊教育顧問,上千成功升學轉學簽證案例,定期受邀親自走訪澳洲各類學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新聞列表> 2017年留學日本必須先讀語言學校?給你五大理由
2016年度澳際留學共收獲Offer40351例,獎學金3522萬美元,58%學員進入美國TOP50名校;澳際學堂高分學員占比高達80%以上,86%的學員獲得了托福100+的好成績;澳際游學境內外出團達2300人次,項目涵蓋全球知名企業(yè)和頂尖名??蒲性核?;澳際就業(yè)幫助800多位海內外大學生成功拿到理想Offer,85%進入全球500強企業(yè)。
日本是一個小語種國家,想要在日本讀書,首先要學會日語,語言學校正為大家提供了這一條件,下面為大家介紹必必須先讀語言學校的五大理由。
一、由于日本招生體制方面的限制
由于日本招生方面的限制,多數(shù)日本大學都要求留學生申請入讀時,要提供日本留學生考試的成績。中國學生進行日本語言學校申請,先打好日語基礎,可以借助升學指導的幫助,進行參加留學生考試前的相關學習準備,并可以和老師溝通聽取建議選擇適合自己的學校和專業(yè),爭取進入理想大學學習。
二、語言學校是適應異國文化的理想場所
進入語言學校的第一要務當然就是學日文,而在日本會日文的話,對找工絕對是大大的加分。很多人可能覺得來日本,到處都是日本人,有環(huán)境自然就會進步,不需要再去上課。除非是原本就在日本有認識的朋友,不然來到這邊要融入當?shù)?,交到一些朋友是沒有那么快的,所以我覺得一開始來日本去語言學校未嘗不是一個好選擇,可以學日文又可以快速融入日本環(huán)境。
尤其是對于日文基礎沒有很深的同學來說,學校的學習方式還是比較有系統(tǒng)的(相對于語言交換之類的方式),像現(xiàn)在,很多時候同學們自己講日文都不知道自己用的文法對不對,進步相對就比較慢。(雖然可以問周遭的日本人,但是很多很微妙的文法其實日本人也很難回答)
語言學校在教授純正日語的同時還會開設一些如“日本風俗”、“日本文化”、“日本事情”等相關課程,還有非定期的組織與當?shù)厝毡救说母鞣N交流活動等,這些均有利于學生與日本人進行溝通及早地適應日本社會。中國學生在國內學習日語時一般側重的多是純語言方面的學習,而社會環(huán)境語言的學習是無法完成的。日本語言學校的學習正是彌補了這一缺憾,為學生真正適應日本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語言學校使學生與日本人的指導者能夠做到親密接觸
初到日本,語言學校使在日留學生更近的接觸日本人,感受日本人的生活習慣、做事方式與其溝通的良好場所。這些是日語學習和生活適應最好的過渡法之一。
如果在國內時追隨身邊留學的前輩,盲目的選擇考取日本的大學或大學院就讀,到日本后發(fā)現(xiàn)由于自身的語言能力,到異國的環(huán)境適應能力及心理因素等原因無法適應學習,或者發(fā)現(xiàn)所選擇的學校的學習內容或專業(yè)與自己當初的想法大相徑庭時,可謂是悔之已晚,對自身的自信心也是一個不小的打擊。所以出國前,自己也要仔細思量。在挑選學校的同時同樣也是雙向的,也會被學校挑選。
四、方便寫履歷、準備面試
你可以在那邊找到寫履歷跟準備面試的好幫手——老師。有的語言學校課程里面就有寫履歷跟準備面試的部分,所以有問題就可以直接問老師。
上日語班的時候最好就同時找工作了,這樣子上起課來的時候才會戰(zhàn)戰(zhàn)兢兢。邊找上課邊找工作,上課時寫的履歷就是過幾天要投出去的版本,所以比較認真寫,而且寫完可以給老師改。
另外,學校也有幫忙準備模擬面試,是找學校外面的人來當面試官。其實一些面試的回答技巧之類的,大概是全世界通用的,只是有一些日本面試的習慣,例如開頭要講什么,還是結束時要講什么之類的,可以透過這些面試學習,至少面試時可以比較安心。
五、交換信息、分享經驗
另外,在語言學校期間有一群人可以交換信息、分享經驗、甚至是互吐苦水是非常有必要的,通常到日本來一開始都是一個人,雖然一個人也不是不能找工作,但可能必須要用到處打聽、上網找數(shù)據(jù)的方式,相對來說感覺比較沒有效率。
念語言學校的話,感覺就像每天去情報站一樣,每天都可以問一下哪位同學又去哪里面試,面試問些什么之類的。特別是商業(yè)日語班,老師也會提供一些求職的信息,所以很多跟人力中介應對的小技巧,也都可以直接問老師。
立即咨詢Amy GUO 經驗: 17年 案例:4539 擅長:美國,澳洲,亞洲,歐洲
本網站(m.innerlightcrystal.com,刊載的所有內容,訪問者可將本網站提供的內容或服務用于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以及其他非商業(yè)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時應遵守著作權法及其他相關法律規(guī)定,不得侵犯本網站及相關權利人的合法權利。除此以外,將本網站任何內容或服務用于其他用途時,須征得本網站及相關權利人的書面許可,并支付報酬。
本網站內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網站刊登內容,請及時通知本站,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