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澳際學費在線支付平臺

除了讀書,法國小學最重視培養(yǎng)孩子六種能力

2015/03/13 16:07:02 編輯: 法國 瀏覽次數(shù):532 移動端

  我養(yǎng)孩子的樂趣之一是:每一天的內(nèi)容都一樣又都不一樣,每一天循規(guī)蹈矩的外觀下都有新的內(nèi)容發(fā)生,每一天朝九晚五的規(guī)律中卻總有新的感悟。最近對于孩子上學的各方面內(nèi)容感觸良多。貌似一件件細小的事卻讓我有了不一樣的視角。

  六六沒上學那會,我把學校定位為“掃盲機構”,心中平地而起的激昂感言是:俺閨女從此不再是大字不識一籮筐的“文盲”,俺閨女從此馳騁在成為“知識分子”的路上!

  一晃,老大在法國上小學也有三年光景,一年級的班主任的教學方法很神奇,外加上拉丁語系的特點,上學不到三個月,小妞就拿著法語書朗朗讀書聲不絕于耳,法語的發(fā)音規(guī)則掌握之后,老大就會讀書了。從此貌似就”被掃盲“了。

  這個起點多么的好,多么的振奮人心,自己的閨女沒有認知障礙,讓我也馳騁在了竊喜的路上。

  回觀這三年,我不禁要感嘆自己當年的無知和淺薄。誰說掃盲一定要進學校?誰說進學校學的只是讀書?把自己的丫頭扔進了大環(huán)境洗禮了三年,發(fā)現(xiàn)知識其實是在學校里學習的最末端的內(nèi)容。

  在前端,有著更更嚴峻的技能需要孩子們在學校里歷練和學習;而更更更嚴峻的是,這些學習都是沒有老師參與的!老師即使是不缺席的,這好些的技能也是老師不能始終言傳身教的。

  我這里沒有說老師失職的意思。相反,我始終認為當老師是一個非常不容易的工作,都是血肉之軀,自己在家兩三個孩子搞不定、甚至一個都搞不定的那種爸媽,千萬不要指望學校里、在浩瀚的孩子堆里老師真的能”化腐朽為神奇”!

  看看吧,孩子在法國的小學校里都學習些什么呢?

  一、“擁有朋友”的能力

  法國的大環(huán)境下,家長和老師不是太參與孩子們之間的交往,不像在愛爾蘭的時候,家長會因為孩子們的友情走得特別近。

  至少在我居住的城市就是這個狀況,好些家長會站在校門口聊天說地,但是不大會有更深的交情。老師也不會像國內(nèi)的老師那樣始終把“團結友愛”掛在嘴邊。所以,這種情況下,“孩子們?nèi)绾魏屯瑢W們交往,如何找到自己的朋友,如何找到自己適合的人群”的課題就顯現(xiàn)出來了。

  六六來到圖爾時直接上一年級,他們班級的大多數(shù)同學都是本地的“坐地戶”,孩子們都是從幼兒園就認識了,所以根本沒有什么意愿結識新朋友,家長當然也沒有任何的好作用,所以法國的小朋友幾乎很小的年紀就開始“抱團”了。

  六六那時已經(jīng)不跟我抱怨沒朋友這件事了,她知道抱怨也沒用,在學校里的一天天,她媽我就是再能干也不能逼著保守的法國孩子跟我家姑娘做朋友,所以就順其自然吧。閨女兩個月后有個固定的小伙伴??偹闶遣恍螁斡爸?。

  二、“解決彼此間問題”的能力

  剛上一年級那會經(jīng)常會聽到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們的口頭語“我要告訴老師”。二年級開始就很少聽到了,三年級截止到現(xiàn)在,除非是不得已,不然大家沒有人告狀。有問題,大家哪怕打個稀爛,只要大人沒看見,大人沒有采取懲罰措施,孩子們都是自己“解決”問題。

  三年級的一天,女兒回家告訴我了,在學校有高年級的同學欺負她和她的好朋友。整個過程描述完了后,我問六六怎么不告訴老師,六六一撇嘴說了句:算了吧。有什么好說的!老師估計不是罰這個就是罰那個……

  女兒告訴我,大家都很煩那種愛告狀的人。每天圍著老師轉(zhuǎn)的同學會沒有朋友的。老公也曾經(jīng)告訴我,在法國的學校,如果有學生天天圍著老師告狀,給老師當“眼線”,這種學生是要被大家“罵”死的,所以沒人愿意惹那個雷區(qū)。大家就“葫蘆攪茄子”地解決吧??隙]什么大問題,問題大了,老師肯定會看見的??纯慈思曳▏W生的心態(tài),真正的淡定!!

  三、“自我防范”的能力

  在我實習的中學看到了六六一年級時的班主任M先生。他現(xiàn)在這所中學教數(shù)學。我問他喜歡教小學生還是中學生,他告訴我,一、二年他特別喜歡,小學三年級孩子們開始顯露出一些“小魔頭”的痕跡,不是那么討人喜歡了,等到四、五年紀就有些非常的挑戰(zhàn),所以樂趣相對就少了。

  就我觀察女兒,從上了三年級開始確實遇到了不少的挑戰(zhàn),大多都是來自于學校大環(huán)境的,高年級欺負低年級、孩子們抱團、有些孩子還使壞、排擠、挑釁……

  說句實話,六六所在的學校是一個各方面條件都非常優(yōu)秀的學校,不存在外圍任何因素的介入,那么這種情況下只能說孩子們到了這個年齡,這些問題都是再正常不過的問題。

  孩子爸告訴我過:法國的學校生活TOUGH(你可以想著翻譯吧,我找不出個更合適的詞),但也是在這個環(huán)境下你才能學會TOUGH!

  他給我的建議是:不要只想著保護自己的女兒,總給她一些說教,有些情況下總是軟綿綿的說教只會讓人更加的迂腐,只能讓她在環(huán)境里自己去學習??此仆埲?,但不用給孩子一個遠離社會的“偽天堂”。

  我承認對比孩子爸,我的思維過于敏感,畢竟我是雌性動物,我是那個10月懷胎一朝分娩的孩子媽,我確實不具備雄性動物的粗狂和堅定。但是我必須承認孩子爸說的是對的,已然知道學校的大環(huán)境是這樣,那除了讓孩子學習自我防范能力就根本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法。

  六六還在學習,不是所有的時候都把握好分寸。但是這個技能是需要長久鍛煉才能具備的,而且在哪里都能用得上,所以,讓她慢慢學吧。

  四、“面對挫折”的能力

  應該說今年開始六六面臨的挑戰(zhàn)確實多過以前。也正常,人成長啊,只會越長越豐富。好像上一次六六被校長懲罰,六六接受的還算好。老師沒介入,事情過去了也就那樣了。

  法國老師雖然敬業(yè),但是也有些“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特點。不像我們小的時候曾經(jīng)把老師描繪成“園丁”和“蠟燭”,對老師寄予了無限希望的做法本來就有些問題。我能理解老師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情,誰也不愛沒事找事。所以面對在學校的大小挫折,孩子們?nèi)绾谓邮?、面對、逾越…?/p>

  家長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其實更多的是孩子的“自我內(nèi)化”機制起到關鍵作用。有些孩子可能家長做了該做的,孩子還是不能接受;或者是有些家長不能馬上發(fā)現(xiàn)這些動向,孩子無從傾訴……那么這種情況下,就得是孩子自己獨立面對挫折了。

  說到這里我想起了與在國內(nèi)的好朋友的一段對話。我倆是初中同學。當年的她被老師安排在一個“大話癆”同桌。好朋友的話不多,但是如果“大話癆”說個笑話,她就會笑;所以那時經(jīng)常被罰站。

  若干年后跟她說起這段經(jīng)歷,她的口氣雖說有些許委屈,但是結論卻悟出了一個非常簡單且經(jīng)典的道理:看似了不起的事,后來習慣了也就好了。

  她解釋說,第一次被老師誤會而后出門罰站,心情好灰暗好傷心,覺得委屈、挫敗、傷心(當然了這都是后來回想出來的描述),恨死老師了?;丶矣植桓腋鷭寢屨f,因為媽媽肯定會再說她一遍。所以這么大個委屈自己就咽了。

  等到第二次、第三次、第N次被同桌被迫背黑鍋時她已經(jīng)不以為然了,最后修煉的在外面罰站時和同桌互相安慰,非常淡定。讓我不禁感嘆:你好強,即使全世界都背叛了你,你也屬于你自己!

  其實面對挫折就是這個道理:即使全世界都背叛了你,你也屬于你自己!我的六六即使現(xiàn)在不懂得這句話的意思,將來也會像我的好朋友一樣總結出來的。

  我倒不是希望我女兒最后鍛煉的“臉皮厚---機槍掃不透”(這是我當年的小學老師埋汰學生的話),但是我希望我女兒具備面對挫折的能力。這個能力老師能教嗎?家長能教嗎?可能吧,更重要的是她自己學。

  五、“順應潮流但找到自己”的能力

  任何年代、任何學校估計都有潮流,誰用這種書包,誰用這種文具,誰穿這樣的衣服,誰沒穿這樣的衣服,誰這樣走,誰那樣笑,誰這樣說話,誰那樣罵人…… 他們都這樣!!那又怎樣?他們都一樣,那就代表你要這樣嗎?

  我的六六跟我進行過這樣的對話,我也明確的跟六六說:為自己活,看看自己有什么!我們肯定不是標新立異的人群,但是我們也不可能總是為了取悅同學而不做自己。

  六六現(xiàn)在在慢慢地學習:學習如何做自己,如何找到自己,自己究竟想要什么,自己究竟想玩什么樣的游戲,自己究竟想看什么樣的書,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樣的朋友……

  這個過程充滿了挑戰(zhàn)和艱辛,一個大人尋找自己的過程都不易,何況是一個孩子呢?但是找到自己太重要了,如果可以早些,為什么不早點開始呢?

  六、“分辨是非”的能力

  大是大非面前,家長和老師都會出面有所引導、有所進言,但是小是小非面前,卻是對一個孩子綜合能力的測試。

  上廁所是否排隊、是否尊重殘疾同學、是否愛護公物、是否尊重公共秩序、別人違反規(guī)定自己該怎么做、撿到東西如果沒有人認領該怎么辦……你如果真等著法國老師維持秩序那可有個等了。這些都是在老師半缺席的情況下完成的。

  成為一個社會人,從學校這個小環(huán)境開始!這是我暫時看到的,想到的,觀察到的,在法國的小學除了學讀書還要學的這六種能力。雖然現(xiàn)在的世界大聲宣揚“給孩子一個無憂無慮的童年”,但是我卻始終懷疑這樣做的可能性、可行性和積極性。

  當然了,人為的憂慮能免則免,但是這些思想上的成長、EQ上的錘煉卻不應被畫成憂慮的一部分。再次引用孩子爸說過的那句非常實在的話:我們不要給孩子們制造出一個離現(xiàn)實生活很遠的“偽天堂”。

  是呀,在這個“天堂”里,永恒的歡聲笑語、永遠的公平公正、沒有誤會妥協(xié)、沒有惡語相傷!等進入真正的社會課堂,才發(fā)現(xiàn)自己即使把書本爛熟于心也解決不了“寸步難行”的問題。

  孩子一定要上學,一定要在群體里學會生存和生活。無論這條路多么的充滿荊棘和挑戰(zhàn),都是一個最終成就人的選擇!

  • 澳際QQ群:610247479
  • 澳際QQ群:445186879
  • 澳際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