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澳際學費在線支付平臺

清華大學、牛津大學在讀博士馬宇歌:為什么去印度留學

2017/07/04 03:23:11 編輯: 印度 瀏覽次數(shù):91 移動端

“ ……人們?yōu)榱松淖罡吣康?,在自然的安寧之中聚集在一起。在那兒,生命不僅是靜思的,而且是在活動中覺醒的;在那兒,孩子們的心靈不會被強迫去信仰。在那兒,他們要去將人的世界實現(xiàn)為他們渴望成為其居民的天國;在那兒,日出、日落和靜寂的、燦爛的群星,每天都受到孩子們的重視;在那兒,人們在花兒與果實的盛會中享受著歡樂;在那兒,年輕人與老年人,教師與學生圍坐同一張桌子,共進他們的世俗之餐和永恒的生命之餐……”

我無比向往,能夠在這片自由的土地上,盡情地讀書、暢談、鉆研學問、深入社會。

為什么是

很多人曾經(jīng)問我:為什么?要知道,清華大學的畢業(yè)生,三分之一出國,但去的都是歐美發(fā)達國家,或者、以及中國這樣的亞洲發(fā)達國家和地區(qū)。人們想不明白,為什么一個清華大學文理雙學位的畢業(yè)生,竟然跑到那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印度去留學。有時被人問得多了,一時半會兒也解釋不清,我就開玩笑說:“一天早上起來,我站在地圖前,不知怎么,眼睛一下就盯上了印度,忽萌生一念——去吧!所以我就去咯?!?/p>

其實,去印度留學并非出于一時腦熱,而是源于一個長久的思考。從小時候起,爸爸就給我講過司馬遷的名言:“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边@句話的意思是,了解世界既要讀書,也要實地考察,真正親眼看看。在爸爸媽媽的支持下,我從10歲開始,便立下了在14歲花季到來之前只身一人“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獨自走遍中國的誓言。于是,我開始利用寒暑假和各個假期游歷中國,和來自不同地方、不同家庭、不同民族、不同社會階層的大人孩子們交朋友,了解人們不同的生活和對世界的看法。

  • 澳際QQ群:610247479
  • 澳際QQ群:445186879
  • 澳際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