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澳際學費在線支付平臺

中加文化的差異辣么大,我是面對呢?還是面對呢?

2017/07/05 16:13:25 編輯: 加拿大 瀏覽次數(shù):220 移動端

出國留學,去往,大家都知道,中國和加拿大有很大的文化差異,你在加拿大的留學生活是怎樣的呢?

加拿大留學印象之看著還不如中國二三線城市:

在加拿大的中文網站上看到一則新聞,說國內的旅游團來到加拿大以后抱怨連聲,什么發(fā)達國家哦,還不如我們的二三線城市,不禁莞爾!

初來的人都會有這種感覺,即使是多倫多、溫哥華這樣的大都市都沒什么摩天大樓,市中心也大多還是兩車道的小馬路,并沒有隨著城市的發(fā)展全部挖掉變成寬闊的大馬路。到處都能看到幾十年或上百年的老建筑,也并不是每個都是歷史保護文物,所以難免看著有點舊的。

一到夏季,到處都是修修補補的小工地,公路上的裂縫、下陷的井蓋,破損的馬路牙子、人行橫道上的坑洼不平,掉漆的廊柱,都是修補的對象。但是很少看到整棟被推到重蓋的大樓,或者是全部被挖開的整條公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你會覺得這個發(fā)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日子過得好節(jié)儉。

不過,發(fā)展至今的加拿大,人們可以天天享受藍天、白云,清潔的空氣、干凈的水和自然生長的食品。而中國大部分的城市都已經被垃圾環(huán)繞......

加拿大留學印象之作業(yè)太少:

這是中國家長們最擔心的一個問題。不過,這真的只是表象!

曾問過女兒,原來國內學校里每天要做那么多題目,是不是很累?女兒的回答出乎意料,其實并不覺得累,只是每天都要做,重復再重復,看小說的時間都沒有了。

來加拿大以后作業(yè)雖然很少,但是要動腦子,動手做之前都要查很多資料,還有規(guī)定的Deadline!有作業(yè)的時候比在國內每天做題還緊張!不過沒有作業(yè)的時候就可以自己學,看小說,看電影或跟著網澳際程學彈吉他,有自己可以支配的時間!

所以,我們家長要擔心的不是作業(yè),而是重新開始和孩子一起面對怎么利用突然多出來的時間,學自己想學的知識,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1

加拿大留學印象之寄宿家庭不太讓人滿意:

一篇反映寄宿家庭之 惡 的文章竟能在微信朋友圈里迅速傳播、獲得近萬次的閱讀。我也親耳聽到某位陪讀母親對孩子說, 你再不聽話,我就回國,讓你自己住寄宿家庭去! 可見留學家長界對寄宿家庭的 敵意 。

然而,我想告訴您的是,孩子最終在寄宿家庭的生活質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父母的態(tài)度!如果家長對寄宿家庭的態(tài)度是有成見而敵對的,無論住在什么樣的家庭里,孩子都有可能過不愉快。

就拿吃不飽這件發(fā)生頻率最高的 大事兒 來說,如果你教給孩子的是 忍 、但卻和孩子一起在背后腹誹抱怨,或另一個極端去 把事情鬧大,爭取自己的權利! ,孩子可能永遠都學不會如何有效解決人生中碰到的各種問題。

如果你教給孩子去嘗試理解寄宿家庭,也許只是推崇少食健康理念的家庭?教給孩子學習有效地溝通,有禮有節(jié)地提出自己明確的要求,甚至,就是真的碰到惡人,像繼母對待灰姑娘一樣對待你,你可以教給孩子去找他的寄宿家庭協(xié)調員反應情況,尋求有效的幫助。

記得渥太華的好朋友說過一句話,與人為敵的人,內心必然充滿沼澤,永遠無法體會陽光開放的心態(tài)為人內心帶來的愉悅。

試試看,加拿大是一個陽光明媚的國家,更多的人選擇陽光開放的溝通方式!先從我們家長自己做起,在內心與寄宿家庭化 敵 為友吧!

加拿大留學印象之大事兒小事兒都要自己做決定,誰都不管:

昨天Uber上碰到的黑人司機大叔,一路和女兒聊天,一直在問,你喜歡什么?你長大了想做什么?你已經10年級了,你要試著去找到你真正喜歡做的事情,然后向著這個方向去努力!What do you really want? 可能會是你經常聽到的一句話!這里的家長遇到孩子哭鬧,也是蹲下來,平靜地問孩子,不可以哭,你到底想要什么?

這就是西方的文化,無論大小事,你自己決定!比如:你和我們一起去吃飯嗎?(別假客氣,不去真沒人勉強你!因為大家都會尊重你自己的決定!)周末想去干什么?(你自己不安排,別指望別人主動給你安排)。你這學期不想讀數(shù)學?OK,我們希望你讀的Happy,如果你覺得讀數(shù)學壓力太大,就不讀。

你一直習慣了別人替你拿主意,做決定?你覺得他們根本就是冷漠不關心?對不起,來了加拿大你可能被迫要改改了!

加拿大留學印象之問什么都不告訴,總是讓 打電話 或 上網查 :

事實上,很多孩子們需要的信息,比如監(jiān)護人聯(lián)系方式,住宿協(xié)調員的聯(lián)系方式,在你入學報到時的資料上都是清清楚楚提供了的。還有其他很多可以提供幫助的社區(qū)服務中心的聯(lián)系方式。關鍵是,孩子們得學會使用這些有用的信息!

在加拿大,你如果習慣有問題開口就問,可能得到最多的答案就是給一些線索,然后請你自己上網去查,或者給你一個咨詢電話。你肯定又覺得人家冷漠了,直接告訴一下很難嗎?事實上,人家給的是最實在的建議,遠遠好過隨便給個答案誤導你。

加拿大的規(guī)則感,深刻地體現(xiàn)在 辦事情 上。你想做的大部分事情,只要Google搜到官網,然后按照官網上指示的流程,一步一步去做就好了,清晰明了。

看不懂的地方可以打電話問,官網上提供的咨詢電話,大部分是打得通的,耐心聽自動語音提示的部分,找到客服代表,都會盡量幫你解決問題。來了這么久,遇到少數(shù)解決不了的問題,而被循環(huán)踢皮球的故事還沒有遇到。

除了Google,還有個我最喜歡的學習的地方,youtube,小到怎么開罐頭,怎么把CD里的內容倒進電腦或手機里隨時可聽,大到怎么安排一個異地的旅行,都有人給你建議。

所以,來到加拿大,先學會上網查和打電話這兩件事情吧。

加拿大留學印象之怎么這么多事兒!

加拿大是個有規(guī)矩的社會!

比如:所有人都隨時把Thank You、Sorry掛在嘴上!

比如:每次推門而出,你會不會為后面的人拉住門?

比如:你用完洗手間或淋浴會不會自己收拾干凈?你自己打掃房間嗎?還是房間里到處都是各種零食的包裝袋,吃了一半的食物,沒洗的內衣和襪子?

比如:你在學校吃午飯時是不是口沫橫飛,大聲咀嚼,或旁若無人的大聲嬉笑?

寄宿家庭的主人在除雪,或整理草坪,你有沒有主動幫忙?或者在旁邊幫忙照看一下主人家的孩子,放學了你有沒有主動和寄宿家庭的爸爸媽媽聊聊天,看看有什么小家務隨手做掉,還是一回家就關在自己房間里,吃飯都要等著人喊才出來吃?

你有沒有愛護好寄宿家庭或學校里的公用財物?你有沒有在學校借給你的書上亂寫亂畫?

你聽音樂玩游戲的時候是否把音量開得很大?

這些都是太小的事兒,你不做沒人會要求你,也沒人會主動批評你,甚至會有人主動幫你做掉。但是,在加拿大,不懂規(guī)矩的行為比例很低,如果你不懂就會很 突出 ,日久了被人 嫌棄 。

我們老一代的父母都要求我們要有 眼力價 ,眼里要有活兒,新一代越來越自私,眼里只有自己,做父母的真要反省一下,是否是我們自己先把傳統(tǒng)丟了!

這些文化的差異會讓來加拿大留學的孩子們覺得不舒服不習慣,那你是選擇積極面對呢,還是積極面對呢?

  • 澳際QQ群:610247479
  • 澳際QQ群:445186879
  • 澳際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