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大學商學國貿雙碩士畢業(yè),現居澳洲,在澳學習生活15+年,從事教育咨詢工作超過10年,澳洲政府注冊教育顧問,上千成功升學轉學簽證案例,定期受邀親自走訪澳洲各類學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新聞列表> 美國大學電氣工程專業(yè)套磁經驗.
美國大學電氣工程專業(yè)程(Electrical Engineering,EE)一直是申請美國留學的熱門專業(yè),其申請范圍囊括了本科、碩士、博士,甚至還有在國內讀完了博士再出去繼續(xù)讀博士。除了極少數牛人能得到Fellowship,絕大多數的EE申請者都是奔著帶工全獎、或更確切地說、RA而去的。申請到RA不僅能免除高額的學費和生活費,同時也是美國高校和教授對自己實力和潛質的認可,從而更有可能得到針對自身興趣、特點和職業(yè)的專門培養(yǎng)方案。而實際情況下,更多申請者獲得的全獎方式是TA或二者參半。相對于其他院系,EE的TA工作負擔重了很多,而同時用于實際項目研究上的時間會減少和延后,往往無法提前甚至會推遲畢業(yè)。因此在學校排名及其他條件差別不大的情況下,我們會優(yōu)先選擇RA形式的OFFER。
我于去年7月完成了新TOEFL的考試,此時已經有了早前的GRE成績和所有在校課程的成績,申請的準備時間不可謂不豐富,但申請的過程卻頗費周章。簡單而言,當申請開始的時候,GRE、TOEFL成績以及GPA基本已成定局,而申請材料寄送之后往往結果已經沒有大的變數。所準備的材料中,除去學校要求的客觀材料,例如成績單、學位證明,能對申請結果造成影響的只有字數和篇幅有限的PS和簡歷。而就連這幾頁材料,往往也不會真正被教授看到,而僅僅是供招生辦公室的工作人員掃眼過目。此時,GPA成為最大的決定因素。
這顯然對擁有實際項目研究背景的申請者是不公平的。美國是一個有能力者居上的社會,不應該用類似中國高考錄取的從高到低排分數的方式來衡量人的能力。要改變這一狀況,我們需要向教授展示我們所具有的能力,并讓他們相信這是真實的,因此套磁工作顯得至關重要。成功的套磁,可以直接消除T、G、GPA上的硬傷,因此與選校同樣重要。
已經提到,套磁最重要的是讓教授相信自己的能力(或潛力)是真實并符合教授期望的。因此最好的套磁方式無疑是學術套磁,因為套磁的目的是展示自我、進而推薦自己,而不是讓教授能收滿學生充數——值得套磁的教授永遠不會缺學生,會缺學生的建議大家敬而遠之。學術套磁其實很簡單:找一到兩篇教授近兩年的論文進行略讀,了解其闡述的問題和解決方法,在此基礎上指出不足或提出改進意見。和很多人一樣,我一開始對學術套磁心存畏懼,因為自己想申請的方向跟研究生學習時做的項目關系不大,因而害怕措辭不當反而暴露自己的差距。事實證明這種擔心是沒有必要的。教授的論文都是經過反復推敲、計算和實驗驗證而獲得的,他不會為了檢查申請者的想法而再去花幾十個小時來計算和做實驗。因此只要提出的意見、建議具有創(chuàng)新性,同時又不是離譜得牛頭不對馬嘴,大部分教授是愿意跟你探討并進行指點的。這樣,你的套磁信會在一大群直接詢問教授是否招生的郵件中脫穎而出,大大增加了獲得第一封回復的可能性。
郵件的標題應當明確,以免看著像垃圾郵件。例如,我曾發(fā)信給南加州大學的一位教授,指出他僅僅在數字信號波形分析中考慮了電源噪聲對信號的影響,而沒有考慮信號跳變對電源也有瞬間的惡化作用。標題直接寫作impact on power of signals,內容指出了2到 3個問題和改進建議。很快他就給我回了信,表示我的想法是很不錯的,鼓勵我在這上面進行更多的研究。當我提及想申請他的學生時,他表示現在研究方向已經改變,假如我在USC讀完碩士還想繼續(xù)讀博屆時可以找他面談。這就是一個半成功的學術套磁。我花了不到1個小時研究他的論文,10分鐘時間發(fā)第一封郵件,3天內獲得了他招生的計劃,并給教授留下來不錯的印象,為以后可能的轉學留下了方便之門(后來發(fā)現他與我未來老板以及教研室的其他老板都有過不少合作,被交換到USC也不是不可能的)。此時我已經表達了自己的專業(yè)興趣方向,如果再轉向說對他現在的方向也感興趣顯然是不明智的。
非學術套磁,獲得回復的速度可能一天,可能永遠都沒有,平均1到2個星期不等。而重要的是,你很可能永遠是人群里不起眼的一員。但這并不表示非學術套磁是不必要的。恰恰相反,這也是大多數人獲得OFFER的重要途徑。此時套磁的目的已經變?yōu)閮蓪?,最好的結果當然是套到OFFER,而達不到時也可以退而求其次,要求教授在處理申請材料時專門看下你的材料來判斷是否符合他的要求。前面已經提到,教授基本不會主動去看任何人的申請材料,除非他/她已經對你有了興趣。我得到AD和OFFER后,為了套成RA而跟教授聯系,對方幾乎都要求我發(fā)自己的簡歷和論文過去。而這些材料我才申請時都發(fā)過去了的。這就證明了他們根本不會去看所有申請者的材料。假如他們會隨機翻閱材料的話,我相信他們一定會看到我的,因為我準備的東西比其他人厚很多,而且還夾了項目中設計的電路的照片在內。言歸正傳,我建議非學術套磁第一次聯系不要用郵件,而直接用電話炸過去。電話里3分鐘就能說清N封郵件都說不清的問題。
如果擔心口語不好,可以先練習下口語:網上隨便查個美國服務機構的電話,比如美國郵政(USPS)、ETS、美國快遞公司都可以——當然FBI、CIA還是不要試了,拿SKYPE打過去,找一堆亂七八糟的問題隨便問,聽不懂他們說什么就讓他們慢點重復,總之你不表示問題已經得到明確回答他們是不敢掛電話的,多幾次你的口語肯定會提高一些。然后就選教授最可能在辦公室的時候打過去,事先準備好要說的內容,主要的當然是正在申請學校,對您的方向很感興趣,我之前做過什么項目,之后就教授問什么答什么。通常教授只要不忙(他忙就不再辦公室了),都會很愿意跟你聊幾分鐘,最后的結果一般都是要你先發(fā)簡歷過去給他看看,或者明確說今年不招學生等等。如果是前者,一定要在電話里跟他確認你的名字,并告訴他你會在郵件標題里注明,請他特別注意。這樣的電話聯系后,你就直接獲得了別人第一封套磁信能取得的最理想的效果。之后的郵件聯系,記得一定是教授讓你發(fā)什么才發(fā),強行附帶對方沒有要求的材料和軟件里附帶流氓插件的性質是差不多的。
經典內容回顧:
1.套磁是場心理戰(zhàn)
2.申請美國研究生的完美套磁過程
3.套磁美國教授的六個誤區(qū)
查找更多新鮮資訊>請點擊
直接獲取澳際顧問的咨詢服務點擊進入 >>>>有問題?找免費的澳際專家咨詢! 或聯系QQ客服: ,也可以通過在線咨詢處留言,把您最關心的問題告訴我們。
Amy GUO 經驗: 17年 案例:4539 擅長:美國,澳洲,亞洲,歐洲
本網站(m.innerlightcrystal.com,刊載的所有內容,訪問者可將本網站提供的內容或服務用于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以及其他非商業(yè)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時應遵守著作權法及其他相關法律規(guī)定,不得侵犯本網站及相關權利人的合法權利。除此以外,將本網站任何內容或服務用于其他用途時,須征得本網站及相關權利人的書面許可,并支付報酬。
本網站內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網站刊登內容,請及時通知本站,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