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大學商學國貿雙碩士畢業(yè),現(xiàn)居澳洲,在澳學習生活15+年,從事教育咨詢工作超過10年,澳洲政府注冊教育顧問,上千成功升學轉學簽證案例,定期受邀親自走訪澳洲各類學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新聞列表> 介紹申請美國本科轉學有哪些途徑.
計劃美國本科轉學申請的同學們,知道美國本科轉學都有哪些途徑嗎?若想順利完成美國留學本科轉學,首先要清楚轉學的基本途徑有哪些。
美國本科轉學申請途徑一、從中國大學轉學去美國大學
這種美國留學本科轉學是中國人最關心的一種,很多中國學生,因為各自的原因,不愿繼續(xù)在國內進行大學深造,便選擇轉學去美國。這種轉學,需要注意一下幾點:
1、因為國情不同,即便是同一個專業(yè),中國國內的課程和美國也不盡相同。比如馬克思主義,形勢與政策等具有中國特色的課程,美國大學是不可能認可的。唯一能認可的就是相關的一些課程。比如學習金融專業(yè)的學生,其在中國大學內學的財政學,西方經濟學等等,美國大學還是很認可的。
2、申請好的學校,一定要提供托福甚至SAT成績。因為是轉學至美國本科課程,所以語言成績或SAT也需提供。
3、需要提供大學已考成績。前100的名校,對于GPA的要求一般在3.0以上。另外,大學的相關課程描述非常重要。對于是否能成功轉學分是很有幫助的。進行完課程的中英文描述后,需要用學習的抬頭紙打印出來再去學校蓋章。
4、需要提供高中3年成績和高中畢業(yè)證!這個很重要!高中GPA最好在3.0以上。并且需要高中學校的抬頭紙和蓋章信封。
另外,有些美國大學,對于藝術等專業(yè),需要WES或者ECE認證,中國學生在申請學校之前,一定要查詢清楚,是否需要認證,因為中國境內的一些大學,是和其他國家的大學聯(lián)辦的,中國教育部不予認可。
美國本科轉學申請二、從美國社區(qū)大學轉學到美國大學
只需提供大一和大二的成績,如果是國際學生,還需要提供托福成績,如果是申請頂尖名校,還需要提供SAT成績。社區(qū)大學的學費很便宜,4000-8000美金/年便可以讀下來。國內一些家庭經濟條件一般的學生,可以先考慮上社區(qū)大學,再轉到其他綜合性大學里面去。不過社區(qū)大學有以下幾點需要注意:
1、很多社區(qū)大學沒有校內的宿舍。只有在外租房。這樣安全性不是很強。
2、社區(qū)大學很具有靈活性,包括周末班,夜校都開設。學生群體比較復雜,從剛畢業(yè)的高中生,到已經在社會上工作的職員,生意人都有。所以整體來說,學習氣氛不是很濃厚,比較社會化
3、中國學生用社區(qū)大學的I-20表申請簽證,被拒的可能性比較大。簽證官會認為你移民傾向比較嚴重。資金也不充分,且并不一定是主要以學習為目的去美國。
美國本科轉學申請三、美國四年制大學之間轉學
這種美國留學本科轉學模式對于美國本土學生和國際學生都適用。轉學的難度也不算很大。只要大學在讀的GPA不錯,都有機會轉學的。不過,國際學生需要提供托福甚至SAT成績。一些學校,對于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是提供獎學金的。如果學生有相關專業(yè)的論文發(fā)表,得到獎的幾率就更大。如果是國際學生,需要注意一下幾點:
1、I-20表格的更換。I-20表格和護照是國際學生在美國最重要的東西,轉學是需要更換I-20的。成功轉學到另外一個大學之前,要確定你能成功拿到沒過期的I-20表格。
2、相關課程的轉學確認。一般來說,一些專業(yè)性的學科是有可能轉學的。所以在轉學之前,要向即將奔赴的學習確認,自己能轉多少個學分,以免浪費時間和金錢。
以上就是澳際為大家整理美國本科轉學申請有哪些途徑的資訊,非常實用。更多美國留學本科轉學資訊、資料盡在澳際。如果大家還有相關的留學問題需要了解,歡迎撥打澳際留學的免費咨詢熱線400-601-0022進行咨詢,或者點擊頁面的“在線咨詢”與顧問老師直接對話。
澳際留學為遠程及海外留學申請提供服務,遠程及海外申請對留學咨詢公司的要求更為嚴苛,海外家長和學生往往更加明確自己的需求,了解海外名校招生標準和要求,遠距離溝通對互相的了解、信任程度,以及雙方時間協(xié)調提出更高要求。澳際的知識體系與豐富的申請經驗,遠超當地留學行業(yè)整體水平,海外學子和非本地學生越來越多的選擇了我們,海外學生很難獲得專業(yè)和貼心的留學咨詢服務,而澳際用實際行動贏得了學生和家長的信任。今年澳際的海外錄取依然非常優(yōu)秀。這批學生在語言和學校背景上擁有更強的競爭優(yōu)勢,也對留學機構的服務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如果您對我們的服務感興趣,歡迎在線咨詢,或撥打電話預約,直接蒞臨現(xiàn)場咨詢。
Amy GUO 經驗: 17年 案例:4539 擅長:美國,澳洲,亞洲,歐洲
本網站(m.innerlightcrystal.com,刊載的所有內容,訪問者可將本網站提供的內容或服務用于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以及其他非商業(yè)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時應遵守著作權法及其他相關法律規(guī)定,不得侵犯本網站及相關權利人的合法權利。除此以外,將本網站任何內容或服務用于其他用途時,須征得本網站及相關權利人的書面許可,并支付報酬。
本網站內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網站刊登內容,請及時通知本站,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