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澳際學費在線支付平臺

透過消費看荷蘭留學費用.

2017/08/02 06:12:50 編輯: 荷蘭 瀏覽次數(shù):404 移動端

  因為歐元匯率以及荷蘭作為經(jīng)濟發(fā)達國家的印象,同學們對于荷蘭留學費用中生活費用可能會有些擔心。比如可能會聽過一個套餐要50元,要知道50元在中國來說可以算是中國大城市3個套餐的消費了。而在荷蘭費用中50元套餐,也就是一根香腸,一碗米飯,一些沙拉這樣子。因此,同學們難免會對荷蘭的讀大學費用擔心。下面就快隨澳際留學阿成小編看看,真正的荷蘭消費水平是一個什么樣吧。

  1、衣食住行

  衣服類:在歐洲的很多城市,都能看到國內(nèi)我們常見的中檔品牌像esprit,only等,價格和換算后的人民幣價格幾乎一樣;但鞋子要貴一些,一般在30歐以上(300塊人民幣)。

  交通類:市內(nèi)交通還可以,大城市有metro,有公交車,一趟大概1-3歐元左右;火車單程單次票價基本上都在2歐-40歐的區(qū)間。不過火車站有提供不同的車票,比如聯(lián)程票,open票,天票(就是一天內(nèi)可以往返荷蘭任何地方),你可以安排好自己行程,然后告訴服務臺你打算怎么換車,他們會幫你打印出一張行程以及聯(lián)程票,比單買便宜些。BTW在服務臺買票要額外收費的,每次50歐分。

  荷蘭超市的米最便宜1歐1kg 但是很難吃。

  中國店里的有22歐20kg的。吃起來還可以。但是一般很少賣22歐的了,年年漲價。一般在22歐-30歐/20kg,小包裝沒有大包裝劃算。然后不同城市不同價格。

  黃瓜很少論斤賣唉,最便宜0.25一根 最貴0.8歐一根

  乍一看比國內(nèi)貴很多,其實來了、住下了、久了,就習慣了,也會知道什么時候超市打折、或者在集市上買比較便宜。一個人省一點,自己煮飯炒菜吃,一個月可以控制到七八十歐內(nèi)。150歐可以吃得蠻不錯了。

  總的來說荷蘭消費水平在歐洲一般,算中等吧。

  800歐可以花35歐來買來回意大利的機票并且住不錯的青年旅舍10天,余下500歐可以平攤在10天內(nèi)每天吃一頓15歐大餐,10歐午飯,5歐早餐,還有30歐剩下去喝酒、亂逛、參觀。順帶一提,國外學生facebook基本都是各種各樣的出國旅游的照片。

  2600人民幣可以花1300人民幣來回上海的機票并且住5天7天連鎖酒店,余下550人民幣可以平攤在5天內(nèi)每天吃一頓60元大餐,30元午飯,10元宵夜,10元早餐。如果想喝酒之類的話,據(jù)說上海酒吧一杯酒要30以上。

  再以2000歐元這個中等收入與北京的5000人民幣收入做對比。

  荷蘭:到手2000歐,住鹿特丹的800歐的獨立廚衛(wèi)的房子,主要的衣食住行是400歐,那么實際可任意支配收入是800歐。

  北京:到手5000人民幣,住1600人民幣的房子,主要的衣食住行是800人民幣,那么實際可任意支配收入是2600人民幣。

  荷蘭:800歐可以喝300多杯咖啡,或去西餐廳吃50頓牛排,或吃200頓麥當勞,或買16件羽絨服,或買30多雙皮鞋。

  北京:2600人民幣可以喝100杯星巴克咖啡, 或吃30頓西餐,或吃100頓麥當勞,或買5件羽絨服,或買10多雙皮鞋。

  咋看之下雖有差距,但并非特別要命。在北京能吃30頓西餐的話,意味著能夠真的“天天吃”了,但代價就是沒錢剩。但如果是在荷蘭的話,你即使天天吃西餐,余下的錢還足夠喝100杯咖啡,再余下的錢還足夠買1雙皮鞋。

  2、荷蘭貨幣情況

  關于荷蘭留學費用,我們還要注意的一點就是荷蘭的貨幣使用情況。通常來說,荷蘭費用中硬幣的使用頻率非常高。因此同學們在準備好荷蘭的讀大學費用后,平日生活,就是對硬幣的充分準備了。有時候,準備好口袋里的硬幣,能夠應付好幾天的生活呢。

  首先,來到歐洲后有一個中國人需要馬上適應的地方,那就是實體錢的使用習慣。在中國,硬幣除了拿來卡著洗衣機的出水孔以外幾乎沒多大用處,畢竟連1毛錢都用紙幣了。但在歐洲,由于這里的物價特色——咖啡、食物、各種雜貨都是1、2、4歐的樣子,硬幣變的極為有用。喝杯咖啡,就給店員一個2歐的硬幣;去公共廁所,塞個50分錢的硬幣;去買個小吃,給3、4個加起來4歐的硬幣……

  在歐洲,一整只冰鮮雞,也就是3個2歐的硬幣,半斤豬肉也是1、2個硬幣的事情,喝的東西,從可樂到國人會覺得稍貴的紅牛都是1個硬幣。之前說的飯?zhí)锰撞?,還有1瓶波爾多的紅酒,或者一斤鮮魚,全都是4個1歐硬幣的價格。

  就是說,在歐洲,隨身帶著一堆硬幣,就能應付幾天的衣食住行了。PS,習慣了不用錢包的人在這里一定要準備個袋子來處理硬幣,或者刷卡,不然面對一堆5分、10分、20分的硬幣會好頭痛。別看小他們,5個20分的硬幣就是一個美味的烤雞腿啊。

  上面這個“硬幣文化”意味著什么呢?很簡單,1~3枚國內(nèi)1元人民幣的硬幣,你可以拿來買一包紙巾、坐半~一次公交車、買2/3~1罐可樂。在國外,地位幾乎相等的1~3枚硬幣,除了可以做上述事情外,還可以拿來買份量充足的豬牛雞肉,去漢堡王麥當勞之類快餐店吃一整個套餐,去星巴克喝一杯大拿鐵。

  紙幣

  荷蘭的紙幣最低面值是5歐,然后是10歐、20歐、50歐、100、200、500。很多人出國前都聽說過歐洲的一般商店幾乎都不接受100~500歐的紙幣,有些人則表示不能理解。那么,看完上面的內(nèi)容就知道,用紙幣去買吃的幾乎都沒什么必要了,相信能有所理解為什么紙幣不受歡迎。那么吃以外的東西呢?例如衣服。

  很多人出國前都認為必須在國內(nèi)買全部衣服等耐用品,因為都聽說歐洲的耐用品好貴。于是各種羽絨服、外衣、拉桿箱,統(tǒng)統(tǒng)在國內(nèi)解決。一件質量好點的羽絨服,人民幣400~500,質量好點的拉桿箱淘寶價200~300左右,質量好點的皮鞋200~300左右。當然你可以買更便宜的東西,但很多有能力出國的人都自然是想買好一點的東西。

  來到這里以后呢?果然,這里的衣服比食品貴多了。羽絨服50歐,拉桿箱30歐,皮鞋25歐。等等,折算成人民幣呢?400,250,200。款式新舊好看不姑且不說,但質量是不錯的。歐洲商店都不敢賣次品。

  順帶一提,如果你有10~20個銅板,就可以拿來買一雙鞋子或一個拉桿箱了。

  那么紙幣可以拿來干啥呢?買3、4件衣服,2雙鞋子,一條皮帶,就可以掏出那一張200歐的紙幣去用了。如果是國內(nèi),那估計就得掏10到20張紅色毛爺爺。

  說到中高消費,讓我們回到吃的方面。其實歐洲吃東西貴是真的,前提是你要在外面吃。因為如上文所說,如果是自己買菜煮飯的話,并不怎么貴。外面吃就不同了,一份德國咸豬手套餐是10~15歐不等。再加一杯2歐的德國大黑啤,那就是13~18歐。換算成人民幣,那就是100~140不等。這比起在綠茵閣等環(huán)境好一點的西餐廳的人均消費60~80還是高出不少。但有一點關鍵:人家掏一張20歐去埋單,心理壓力可能只相等于我們掏2張20元。而同樣的飯我們要掏5張20元才夠用。

  也可能是因為吃東西貴,飲食業(yè)利潤高,所以歐洲好多好多好多的餐廳和酒吧。那么少的人口配以那么多的餐廳,感覺有點不成正比。

  日常生活無人問津500歐的一個妙用就是拿來買奢侈品或者手機。一張500歐買一部iPad還有一個銅板可以找回。在國內(nèi),想買蘋果產(chǎn)品,如果不是網(wǎng)購或者刷卡,就得掏一大疊的紙幣。

  3、醫(yī)療

  這點我不能隨便進行比較,因為我不清楚國內(nèi)到底報銷如何。但荷蘭的醫(yī)療是公認最好的之一,看病費很貴,但保險公司基本全報銷。

  透過這些荷蘭消費我們也可以從中看到荷蘭留學費用問題,總之同學們在計算荷蘭的讀大學費用不能忘了這一點。全面綜合的考量荷蘭費用,才是一個理性的留學態(tài)度。

  荷蘭大學擇校

  U類是研究型大學,側重研究。一共14所,除了不被中國教育部認可的open university外,其余的13所都被中國教育部承認,同時大部分排名世界前200,研究型大學學制為本科3年,碩士階段,商科一般為1年,工程類為2年,當然也有例外,比如烏特勒支大學的碩士,不管商科工科很多都是2年,還有格羅寧根的國際金融管理碩士是1年半,是和瑞典烏普薩拉(世界前100)聯(lián)辦的,畢業(yè)后可拿到2個學校的碩士學位。

  13所U類大學各有千秋,比如蒂爾堡大學的經(jīng)濟學歐洲第一,勝過牛津劍橋,還有荷蘭三大理工的埃因霍芬理工等。以下為具體學校名單:

  阿姆斯特丹大學

  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

  伊拉斯姆斯大學

  代爾夫特理工

  萊頓大學

  內(nèi)梅亨

  瓦格寧根

  烏特勒支大學

  蒂爾堡大學

  屯特大學

  埃因霍芬理工

  馬斯赫里赫特大學

  格羅寧根大學

  荷蘭H類大學中比較有名或者常申請的有:鹿特丹商學院海牙大學的商科(超過很多U類大學),漢恩大學的物流管理,斯坦德大學的酒店管理(歐洲第三,世界第八,學校就有4星酒店),澤蘭德應用技術大學的水資源管理是王牌專業(yè),格羅寧根漢斯應用技術大學等。

  許多學生和家長對歐洲大學不熟悉,同時因學校數(shù)量較少,實際申請難度較大,形成了對歐洲留學的種種疑慮。我們對此有豐富的經(jīng)驗,歡迎來電400-601-0022,在線咨詢,或蒞臨現(xiàn)場與我們討論相關選校的話題。

  • 澳際QQ群:610247479
  • 澳際QQ群:445186879
  • 澳際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