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大學商學國貿雙碩士畢業(yè),現(xiàn)居澳洲,在澳學習生活15+年,從事教育咨詢工作超過10年,澳洲政府注冊教育顧問,上千成功升學轉學簽證案例,定期受邀親自走訪澳洲各類學校
最近很多家長咨詢新西蘭高中留學,然而新西蘭中學數(shù)量眾多,家長們在幫助孩子擇校時往往摸不清頭緒。今天新西蘭教育聯(lián)盟徐老師通過這篇文章從教育體制的角度,分析一下新西蘭的中學的情況。
新西蘭教育聯(lián)盟(m.innerlightcrystal.com金牌留學專家徐聞杰老師首先簡單介紹一下 新西蘭中學現(xiàn)行的三種教育體制:
目前新西蘭各大高中采用的三種教學大綱NCEA、IB、和劍橋(CIE)【新西蘭絕大部分公立學校實用NCEA】
1、NCEA,這個就是新西蘭本地的高中系統(tǒng),高一二三分別上,NCEA LEVEL 1,2,3;
2、CIE,劍橋,這個是國際公認,由英國傳入的考試系統(tǒng),一般來說高一二三分別上IGCSE, AS,然后是A LEVEL;
3、IB,這個也是國際認可的一個系統(tǒng),由美國傳入,但是很少有學校有這個。
NCEA是2002年新西蘭國內新實施的高中教學大綱,無論是學生的學習內容還是判分方式都與其他兩種各不相。由于新西蘭是英聯(lián)邦國家,少數(shù)公立學校和部分私立學校實施劍橋教材(CIE),劍橋是起源于英國劍橋鎮(zhèn)得意中影視考試制度。不同于NCEA和IB的是,CIE事實上是一種考試(學生可以參加兩次考試,取一次成績),某種程度上類似于中國高考的一考定終生的制度。
下面來說下什么是國際畢業(yè)文憑(IB)
IB是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國際畢業(yè)文憑課程)的簡稱。IB課程是國際畢業(yè)文憑組織(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Organisation-IBO)于20世紀60年代,為駐外的高級管理人員,如外交使節(jié)的子女及其他優(yōu)秀的高中學生設計的兩年制大學先修課程(相當于中國高二及高三的課程)。
IBO正式成立于1967年,是在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e Organization)注冊登記的國際教育組織,總部設于瑞士日內瓦。IB課程的考試和出版中心則設在英國威爾士的Cardiff. IBO組織在歐洲、美洲、亞洲、大洋洲都設有辦事處,負責管理和評估各地區(qū)的IB學校。目前在全球一百多個國家與地區(qū),有2000多所IB學校,按照IBO的教學理念和課程要求提供統(tǒng)一的標準化IB教學。
因而,不論在世界各地,學生在IB體系中均按照相同的教學大綱進行學習,并且于畢業(yè)時參加全球統(tǒng)一測試。一年兩次的考試依南北半球劃分(北半球于5月份,南半球于11月份進行),試卷完全相同。 試卷的批閱及考生成績的公布也有IB總部集中處理并同時放榜。因此,全世界的IB學識水平得以標準化,學生畢業(yè)時所獲文憑亦被公認為全球最高水平的高中畢業(yè)證書。
學生持有這張由瑞士日內瓦總部頒發(fā)的全球通用的高中文憑,不僅可以申請新西蘭及澳洲的所有大學,并且可以直接申請全世界數(shù)以千計的最高學府,完全不需要再參加當?shù)氐拇髮W會考即可直接入學,為任何一個國家的本土高中文憑所不及。究其原因,則是每一個國家所自行編訂的本土高中課程近適應當?shù)貙W生所需(例如:美加及澳洲等地學生的數(shù)理化等學科普遍偏弱),而IB的課程結合了東西方教學中的長處,IB的教學大綱不僅堅持很高的學術標準,也要求學生對社會科學和世界有很深的了解。其宗旨是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組織能力。IB的教學大綱還兼顧了對各國文化的尊重及學生的語言背景的支持。IB的學生除了用英語學習所有的課程外,還必須學習本國的文化和文學,IB要求學生了解和熱愛不同的文化,并成為一個放眼看天下的世界公民。
【總結】
對于中學教育體制的選擇,不要盲目的按最“?!钡姆椒▉磉x。根據(jù)自己實際情況選擇。
新西蘭留學網(wǎng)(m.innerlightcrystal.com徐老師提醒,如果你是打算高中畢業(yè)大學在新西蘭本地和澳洲上的話,NCEA是最佳選擇,方便,快捷,提供課程最多;
如果你打算高中畢業(yè)想去英國和歐洲,CIE劍橋課程是必須的選擇;
如果前往美國讀大學,選擇IB。
Amy GUO 經(jīng)驗: 17年 案例:4539 擅長:美國,澳洲,亞洲,歐洲
本網(wǎng)站(m.innerlightcrystal.com,刊載的所有內容,訪問者可將本網(wǎng)站提供的內容或服務用于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以及其他非商業(yè)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時應遵守著作權法及其他相關法律規(guī)定,不得侵犯本網(wǎng)站及相關權利人的合法權利。除此以外,將本網(wǎng)站任何內容或服務用于其他用途時,須征得本網(wǎng)站及相關權利人的書面許可,并支付報酬。
本網(wǎng)站內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網(wǎng)站刊登內容,請及時通知本站,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