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閉

澳際學(xué)費在線支付平臺

2017年我也逛逛英國Car boot(跳蚤市場)

2017/06/10 02:30:36 編輯: 英國 瀏覽次數(shù):307 移動端

  來英國之前,就聽聞這邊的跳蚤市場是多么豐富有趣,現(xiàn)在自己親自去逛了一圈還真是這樣。

  在英國,我感覺任何東西都可以得到大家的充分利用,無論是二手的還是N手的,都不浪費。認識的人之間互相送,人群不夠送的,社會還給這樣的活動提供了不少機遇和場所,像Charity Shop(慈善店)、Freecycle網(wǎng)站等都是這種性質(zhì)。最近我又知道了個Car boot,翻譯成英文應(yīng)該是“跳蚤市場”——賣二手東西。

  我一直不明白,boot這個意思為“靴子”的詞兒為什么用在這里,和“Car(車)”組成一個詞組?還有英國到處都有的賣化妝品的店,也叫“Boots”。經(jīng)查才知,英國的boot最早可追溯到1608年,其本義為“馬車側(cè)面的踏級”,通常為仆人站或坐的地方,后來表示“裝行李或貨物的馬車后車廂”,汽車發(fā)明后,它就引申為“汽車后備箱”。

  難怪嘛,想想“馬車側(cè)面的踏級”已經(jīng)和“靴子”很接近了,它們指的是相近的位置。而如今的Car boot(汽車后備箱)也就是個形容,形容賣家把自己的車停在大草地或空地上,把他們的“貨”放在汽車的后備箱里,然后將后備箱一打開就直接賣了。其實,我們發(fā)現(xiàn),賣家既不一定要開車去賣,也不一定把東西放在后備箱里賣,他們要么鋪地上,要么支桌子。而賣化妝品的那個店之所以叫“Boots”,我想可能就是標榜自己的東西種類繁多且價格便宜吧。

  幾乎哪個城市都有Car boot的場所,我們在網(wǎng)上查知,周六周日在我們鎮(zhèn)也有幾個Car boot。賣家要交5鎊/天的“攤位費”,買家要交50便士的“入門費”。

  于是,昨天上午十點多,我們來到我們鎮(zhèn)的其中一個Car boot。老遠就看見大草地上停著好多車,大草地的邊緣被圍起來,我們找到“門兒”,看門人說:“進去吧,今天不收你們錢了,眼看就要結(jié)束了,明天早點兒來?!蔽覀冞@才知道,Car boot早上7點鐘就開始了,中午就結(jié)束了。我們進去簡單嘍了一眼,追逐著“收攤兒”的腳步,我們也看明白了,衣服、鞋、書、碟、餐具、床單、箱子、家具、電器、古董……啥都有。

  幸運的是,我們居然在一家淘到了一個我們正想要的毯子,就是外出旅游野餐或休息時,鋪在草地或沙灘上的那種,質(zhì)量很好、很干凈、很新,都看不出來是二手的,才兩鎊。


相關(guān)留學(xué)熱詞

  • 澳際QQ群:610247479
  • 澳際QQ群:445186879
  • 澳際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