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澳際學費在線支付平臺

斯坦福大學教授直言:中國教育忽略了人性因素

2017/06/15 21:53:43 編輯: 中國 瀏覽次數(shù):237 移動端

Rozelle同時也是《新研究》的作者,該項研究向中國學校的傳統(tǒng)觀念提出了挑戰(zhàn)。在最近的一次對話當中,Rozelle談論了中國教育體系的優(yōu)缺點以及就該問題他向中國領導人提出的意見建議。

您的研究表明,部分中國學生在剛進入大學的時候所具備的批判性思維是非常超前的,遠超美國和俄羅斯的同齡人。但是兩年之后這樣的優(yōu)勢就消失了,究竟是怎么回事?

這里面既有好消息,也有壞消息。好消息是:無論高中的教學到底是怎么樣的,不管你是不是認可這樣的教育體系,高中的學習確實會讓學生掌握大量的有關數(shù)學、物理以及某些形式上的批判性思維方面的知識。而令人抓狂的是這些學生一旦進入大學之后就什么都不學了。他們沒有學習的動力,反正最后大家都能畢業(yè),就沒必要像高中那樣拼命努力學習了。

為什么中國的高中會比大學做得好?

高中時期,家長會時時監(jiān)督。如果家長感覺到自己的孩子學習不夠努力,他們會第一個沖在前面,打電話給孩子、跟班主任老師溝通等等。而高中的老師也自然而然有巨大的動力去幫助自己的學生完成學業(yè),通過考試。

假如您被任命為中國一所大學的校長,您上任后首先要改變的是什么?

在美國,教師會因為出色的教學工作而獲得獎勵。你的職位的提升和薪資的上漲均取決于學生給出的良好評價、平時的教學表現(xiàn)以及所獲得的獎項。這和發(fā)表研究成果同樣重要。在中國就不同了,和我們一起共事的中國教授說:“反正他們最后都可以畢業(yè),那又何必去不停地督促他們?”

對于中國的高考制度,海內(nèi)外質(zhì)疑聲不斷。中國的學生花數(shù)年時間接受填鴨式的教育就是因為高考是進入大學的最重要指標。有些人認為高考會嚴重抹殺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是時候改變這種情況了嗎?

我們打算在下一輪的調(diào)研中考察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觀察中國的學生和別的東亞的學生有什么不同,屆時一定會有非常有趣的結果。很多人認為高考是一種公平的考試機制,但是對于這種“一考定終身”的體制我們一定要做一些改革,一方面我們要試著減輕學生的課業(yè)壓力,另一方面,我們應該把教學的重點放在培養(yǎng)出素質(zhì)更全面的學生上。

如果您有機會和中國的最高領導人交流,就當前的教育體制,您會向他們給出怎樣的建議?

我會問他們:“為什么不是所有的中國孩子都能上高中?怎樣做才能讓所有孩子都上高中?”這是中國的鄉(xiāng)村地區(qū)存在的問題,“為什么這些農(nóng)村的小孩不去上高中?”是因為他們中10%,15%甚至20%的孩子會在初中時期輟學。他們都沒有念完初中,何談高中呢。

那么,中國農(nóng)村的中學究竟情況如何?

中國不是教師崗位有一半空缺的印度,也不是無力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非洲。在中國,學校有足夠好的設備和師資,農(nóng)村地區(qū)的課程內(nèi)容和城市的都是一模一樣的。那么,究竟問題出在哪里?

我們的研究很清晰地表明,這個和農(nóng)村地區(qū)個別孩子的身體健康狀況相關。他們有的患病,有的視力未矯正,有的存在營養(yǎng)不良,貧血,腸道蠕蟲等身體疾病。我們發(fā)現(xiàn),在貴州地區(qū)選取的樣本中,40%的學生腸道內(nèi)有蠕蟲。身體狀況不佳,好好學習基本等于空談。

同時,中國的城鎮(zhèn)化水平越來越高,人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富裕。

這就是諷刺的地方,就財富而言,中國是亞洲增長最快的經(jīng)濟體。但是孩子卻成了這種成功的犧牲品。中國的發(fā)展確實很快,他們在教學資源和師資上投入了很多金錢,但是,他們忽略了很重要的一點——人性因素。

即使是在發(fā)達國家,教育都是老大難的問題,更何況是人口基數(shù)龐大且還處于發(fā)展中階段的中國。就高考制度而言,最大的感觸是”絕對的壓迫導致絕對的放縱”,因為初高中六年的高強度學習使得學生在已進入相對寬松的大學之后,一下子就泄了氣,感覺高中班主任口里說的那句“再苦幾天,等上了大學就好了”終于應驗了。殊不知自己正在浪費青春的道路上一去不返。

除了主觀因素外,中國的大學“嚴進寬出”也有很大的因素,畢竟這個世界上不用外力,純靠自覺,矢志不渝愛學習的人真的不多。


  • 澳際QQ群:610247479
  • 澳際QQ群:445186879
  • 澳際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