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澳際學費在線支付平臺

傲美達深度解讀美國綜合大學和文理學院背景

2016/10/27 08:51:24 編輯: 美國 瀏覽次數:377 移動端

  傲美達是澳際教育的美國高端申請品牌,在10月15日的澳際秋展上舉行了盛大的發(fā)布儀式【詳情】。團隊人員均畢業(yè)于世界頂尖學府,志在為每一位學生量身定制合適的頂尖名校及申請方案。下面就由傲美達資深專家深度解析文理學院和綜合大學,什么樣的學校適合你!

  隨著留美市場的逐漸成熟,人們對美國學校的認知度也越來越高,而文理學院作為美國教育體系中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也開始收到更多的關注。如果問起文理學院和綜合大學的區(qū)別,很多人都能條條是道的說出個一二三,但是這些區(qū)別是如何影響同學在美國的學習和生活?什么樣的孩子適合文理學院,什么樣的孩子適合綜合類大學?稍微深究一下,可能更多的人還是會一頭霧水。今天傲美達在這里就文理學院和綜合大學的區(qū)別進行深度的分析。我們邀請到畢業(yè)于哈佛大學心理系的傲美達經理Alec Pi?ero和資深導師Kwali Liggons,Kwali畢業(yè)于排名第七的克萊蒙麥肯納文理學院。兩位嘉賓將從他們個人的學習生活經驗出發(fā),對兩種不同的學院進行比對,幫你從幕后通過第一人稱視角理解文理學院與綜合大學的不同生活。【綜合大學和文理學院在申請上有什么不同?】

?

  嘉賓介紹

  Alec Pi?ero 畢業(yè)于哈佛大學心理學專業(yè),不但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學霸,也格外會享受生活。精通圍棋,會巴西戰(zhàn)舞,更在最近的Cross fit健身上海大賽中獲得男子組冠軍。哈佛大學是世界知名最具有競爭力的綜合大學之一,先后出過八位美國總統(tǒng),并且有上百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曾在此工作過。哈佛大學無疑可以作為綜合大學的典型,而Alec在哈佛大學生活學習的經歷也讓我們更直觀的窺到綜合學院的特點。【立即咨詢Alec】

 ??

  Kwali Liggons 畢業(yè)于全美排名第七的文理學院克萊蒙特麥肯納學院,是埃爾羅巴領導力協(xié)會的創(chuàng)始人,曾在學院招生委員會工作過一年半。Kwali是音樂的狂熱愛好者,喜歡旅行,擅長網球和擊劍。作為美國競爭最激烈的文理學院之一,克萊蒙特麥肯納學院每年的錄取率一直在10%上下浮動。而學院本身優(yōu)秀的教育質量保證了所有畢業(yè)生都是各大公司HR的第一目標。通過Kwali的視角,我們有機會了解頂尖文理學院的特點與其獨有的價值。【立即咨詢Kwali】

?

????Round One: 第一輪!

  傲美達: 是什么讓綜合類大學比文理學院知名很多?特別是在中國。

  Alec 最大的也是最明顯的不同,是綜合類大學提供研究生以上的項目。至于其他造成綜合大學比文理學院出名的原因,讓我猜想可能是由于歷史的關系,最早出國的中國留學生大部分不是出國讀本科,而是碩士或者博士,因此當他們回到中國,談的最多當然是綜合類大學,這可能是中國最開始認識綜合類大學的方法。另一個可能的原因是因為綜合類大學有研究生以上的項目,所以他們的發(fā)展更加以科研為導向,取得科研成果后有更好的科研經費申請途徑,進而建立更完善和高端的科研機構,從而更容易取得吸引人眼球的科研突破。這是一種良性循環(huán)。當然,一些科研也可以在本科程度來完成,但是開誠布公的說本科程度上,突破性和顛覆性的研究還是比較鳳毛麟角,所以科研資源在本科層次的傾斜也比較有限。比較綜合類大學,文理學院中本科生受到知識累計需要時間的局限,因此做科研的挑戰(zhàn)還是比較大。從這個角度講,綜合類大學因為有研究生以上的項目,因此更容易取得科研突破,取得對社會有直接影響力的突破,因此從這個角度上綜合類大學也更容易出名。另一個問題是學生規(guī)模,因為綜合類大學有研究生部,因此整個校園的體量也比文理學院大很多,人多了自然而然的,有人能出名的機會也更多,這個只是單純從統(tǒng)計學的角度上講綜合大學也有一定的優(yōu)勢。

  Kwali 綜合學院一般會有更多的學生,更多的學生也就意味著更廣泛的人脈網絡,也就是社會上更多的影響力度。從文理學院的角度來說,比如克萊蒙學院的本科,只有不到1300名學生,所以想象一下這樣的基數,歷年來文理學院積累下的人脈和綜合類大學動輒每屆都有4,5千的規(guī)模,所帶來的影響力確實是有所不同的。此外,人數還會影響到一些活動,比如運動隊,足球或籃球,綜合大學參與的人會更多,文理學院也有自己的運動項目比如網球和游泳隊,但是往往這些運動隊的響應者沒有綜合大學的多。此外學校的規(guī)模還會影響到上課的規(guī)模,文理學院的課程由于受到人數的影響通常都是小課,你會與同學建立緊密的聯(lián)系,而且因為人數少,你會在校園里很容易就遇到你的同班同學,所以那種環(huán)境就會督促著你與朋友進行溝通,延續(xù)很多課堂上沒有完成的話題,比如在課堂外繼續(xù)課題的討論。【文理學院排名】

  本輪小結:

  綜合類大學的聲譽顯著一方面歸功于尖端科研項目所帶來的科研聲譽,另一方面得力于早期中國留學生主體是研究生以上課程,有助于綜合類大學的宣傳。文理學院設立的初衷由于更注重于育人,從側面弱化了與綜合類大學科研的競爭力,而且文理學院的規(guī)模較綜合學院更小,也側面造成了文理學院更屬于小眾的領域。盡管文理學院名聲不顯,然而還是有其獨特的制勝之道,至于為什么文理學院可以在綜合大學強大的科研攻勢下依然繁榮,而且在美國本土獲得了如此之高的聲譽,請繼續(xù)關注我們第二輪的訪談。

  聯(lián)系我們:

  電話:010 5169 7627/ 021 6218 9825

  澳際留學:400-601-0022

  網址:http://m.innerlightcrystal.com/zhuanti/20140730/964/

  郵箱:info@amdream.cn

  微信:@Admissionado

  北京總部地址:

  北京市東城區(qū)燈市口大街33號國中商業(yè)大廈309室 100006

  上海辦公地址:

  上海市靜安區(qū)南京西路580號南證大廈2009室 200041

  澳際教育洛杉磯海外辦公室:

  Tel: (626) 229 - 9988

  Email: christy.zhou@aojius.com

  201 S. Lake Ave, Suite 802, Pasadena, CA 91101[page]

Round Two:第二輪!

  傲美達:綜合大學和文理學院除了研究生項目外最常見的差別是學校規(guī)模,請問學校規(guī)模是怎么影響到你的學習和生活呢?

  首先是綜合大學的答案。

  Alec:哈佛大學現(xiàn)在有大概6400名本科生,是通常文理學院的三倍到四倍,還有更多的研究生。文理學院或許只有兩三千人,甚至更少。學校規(guī)模對學生的影響,我想可以從三個方面來解釋其中的不同。學術,課外活動,還有社交。

  先是學術方面,綜合來說課堂規(guī)模在綜合大學會比文理大學大很多,我第一年的時候有選修經濟,非常出名的教授,我記得一個班上有超過600人。課程是不記名的,你很容易就被淹沒在人海里。從這個角度來說,大學頭兩年的課題體驗可以是很有意思的,有時候甚至是第三年也會有很多人的大課。另一個關于大課有意思的地方是課堂提問,特別是大課上那些主動提問的人,通常需要很多的勇氣和自信,畢竟,試想一下大一大二的年紀,絕大部分所提出的問題都是錯的。所以觀察每個有勇氣去犯錯的人也是蠻有趣的。隨著課程的加深,課堂的規(guī)模也會逐漸縮小,比如我在大一時候的心理課程也是有數百人參加,但是等到了一定的深度,人們開始對自己發(fā)展的方向有所傾斜,比如我到了大三大四的時候,上課的規(guī)模就一下降低到了7、8個人。對于擔心課堂規(guī)模的學生,你只要耐心等到大三大四情況就會變化很大。另一方面是與教授的關系,在哈佛的教授都是某一領域的領軍人物,好處就是他們很可能就是你正在研讀的書籍的第一作者,甚至于別的大學必讀名單上都是他們的著作,想想看這是件挺酷的事情。但是同樣的,也意味著你需要特別主動的去探索和學習,特別主動和自發(fā)的與導師建立關系。那些導師不會主動來找你,當然,理論上說到了大三大四你還是會見到他們,畢竟那時候你需要細化專業(yè)請教他們。這是學術方面主要的影響,首先是課堂規(guī)模在大學初期非常大,然后是很知名但是不一定能經常親密接觸的教授。

  第二點是課余活動。綜合類大學由于資源和人員都比較豐富,所以課余生活的選擇也很多樣化,比如志愿者活動、科研、或者體育團隊。比如我在大一的時候比較熱衷于美式橄欖,其實我那時候對美式橄欖球一無所知,然后室友要去我就跟著去了。也曾經受傷過,不過那種一群人一起努力,互相支持,有教練指導,兄弟連一樣的經歷還是挺好的。我還在大學的四年時間里嘗試了巴西戰(zhàn)舞。我還參與了研究生項目中出版物的編輯,還有在大學內的紀念品商店打過工。課余活動當然也包括學術類,比如我在大三的時候和心理學教授一起工作過,那時候我直接過去找到教授的辦公室,告訴他我想要參與他的項目,幸運的是他提供了我一個位置,當然,還有很多學生一起。作為教授來說他很年輕,我印象中大概三十歲出頭,但是寫了非常多的學術論文,他出論文的速度就好像打印機一樣,非常厲害。這是課余活動方面的特點,很多事情可以做,但是最重要的是你要明白自己想要什么。為了保證大學能有所得,你需要保證自己有足夠的想法和意愿去付之于行動。特別是很多你的活動都會出現(xiàn)在你以后的工作履歷上,為了保證學習和生活的質量,你不能蜷縮回人群里,卓越的行動力是一切的保障。【立即咨詢】

  第三點是社交生活。還是要聯(lián)系到學生數量,因為基數夠大,所以你也更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當然,每所學院的社會屬性都不太一樣,當我的朋友問我在哈佛應該做什么,怎么做的時候,我一般會告訴他們完全取決于他們的興趣,如果喜歡電影,那就和熱愛電影的人在一起,如果喜歡社交,那么有很多俱樂部和聚會。還是更多地取決于個人。

  Kwali:當談到生活的時候我們一般是指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交流,特別是在學校規(guī)模比較小的時候。因為學校規(guī)模小,所以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很近,比如你想要建立一個網球俱樂部,這是一個典型的學生的獨立發(fā)起活動,我需要和院長辦公室的實習生交談獲得財政支持和設施支持,和綜合大學院長辦公室高高在上的感覺不同,在我的校園里,我們每天都路過院長辦公室,如果有需要走進去就好。此外,在文理學院的社交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點是很容易建立很深層和親密的關系,因為規(guī)模夠小,你和同學之間的交流機會很多,課程因為小班會增強交流,生活中因為規(guī)模夠小也會有很多交集,甚至于講座,學生會活動都會有機會和同樣的一群人一遍一遍的加深友誼。當然,這種影響可能是雙向的,但是絕大多數情況還是很向上和積極的影響。【立即咨詢】

  問題小結:

  綜合大學和文理學院提供同樣豐富的課程資源,特別是現(xiàn)在隨著教育網絡的發(fā)展,很多文理學院都有共享的教育資源網絡,因此兩者之間的比拼主要出現(xiàn)在課堂規(guī)模和由于學生基數所造成的社交活動差異中??陀^的講,學生數量是一把雙刃劍,大量的學生提供了更豐富的學生活動、等有競爭性的挑戰(zhàn),但是也同時也意味著更多的干擾、更容易讓學生懈怠和隱藏自己。而文理學院中更小的群體意味著對個體更高的關注,環(huán)境會自然的要求學生努力。

  傲美達:學院生活中教授的指導時間充裕嗎?怎么和教授保持一個良性的聯(lián)系。

  Alec:我會盡量與文理學院比對一下,不過畢竟我沒去過文理學院,所以答案可能不會很確定。就個人來說,文理學院學生與導師的交流可能更親密和隨和一些。在綜合大學你需要有足夠的主動性才能督促自己去與教授見面。學校有開放答疑的見面時間,這里面其實有一個常見的誤區(qū),很多人覺得綜合大學里面學生那么多,答疑時間一定會擠得人山人海,事實上作為學生,在大學里面是很忙的,學習、課外活動和社交都會牽扯精力,很多時候教授的開放時間很空閑,教授只是坐在那里進行自己的工作等待有人來詢問問題。開放時間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不過一般是每周一到兩個小時。規(guī)模比較大的課程通常會有答疑課,一周中主要的時間是講座,中間穿插一節(jié)答疑課,你有問題可以在幾百人面前向教授提問,有時候會有助教或者研究生幫忙答疑。

  和導師保持良好的關系當然有助于推薦信。于我個人,我覺得最大的收益應該是給予我事業(yè)發(fā)展的建議,以及在未來行業(yè)內的渠道和人脈。有一些與教授相處的方式可以幫助維持關系。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事情是提問一些有思想的,有深度的問題。有深度的問題不意味著你一定要發(fā)現(xiàn)或創(chuàng)造什么觀點,只是不要問那種答案就在眼前,翻翻書就能找到答案的問題,或者教授剛在上節(jié)課解釋過的東西。問些比如某些理論怎樣應用于實際,或者教授提出的理論為什么他們會覺得在這些領域中如此重要,諸如此類的可以引起教授興趣,愿意花時間與你討論的問題。所以,第一條,帶著好的問題去。多去了解教授的領域和他們的工作方式,當然,人們都喜歡把話題關注于自身,可能在某個時間段,教授會愿意與你談談他的家人,但是在這之前,多聊聊他們的工作和興趣。

???????另外特別要注意的一點是不要要求教授幫你處理家庭作業(yè),或者詢問考試范圍之類的事情。這些頂尖的教授,他們可能會享受教課,但是他們真正的興趣不會在基礎教學上。舉個例子來說,一個經濟學教授,他的最大興趣點不會是在最原始和基礎的經濟理論,而是經濟在現(xiàn)實世界中的運行,他們更在意這些理論在真實世界中有怎么樣的影響。這些是他們想要去談的,所以盡量避免去談很簡單基礎的作業(yè)之類的話題。作業(yè)之類的問題,去看書或者找你的同學。這里特別要提醒中國的學生,因為傳統(tǒng)教育的原因,中國學生很擅長學習老師指導的部分,所以在美國的中國留學生一般都很‘學霸’,他們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學習上,所以有些情況下軟技能方面可能會有所欠缺。不管你是否是‘學霸’,作為中國學生都要盡量的跳出這種心里預設的角色,需要多方面的去思考你的學習和生活。比如努力鍛煉你的溝通技巧,然后避免與導師交流時發(fā)生一些可能會為彼此帶來尷尬的問題,比如要求導師幫你劃考試重點。這種情況在文化和社交不習慣的時候尤其需要避免發(fā)生,特別是你要與特定的導師維持良好長期關系的時候。試想如果你是導師,當一個學生過來說“我不會做作業(yè),您幫我解答一下,然后我想在您這里實習和您學習。”和另一個學生過來問“我很感興趣您是怎么取得這個研究成果的,什么樣的方式和路徑?研究中最大的挑戰(zhàn)是什么?”如果教授轉換過專業(yè)“兩種專業(yè)之間的共性是什么?”從個人的角度考慮,我會明顯偏向于第二個學生。對研究感興趣,對人感興趣,而不是單純對學分成績感興趣。【如何申請綜合大學】

  Kwali:當你問這個問題的時候我想到兩件事情。第一個是文理學院里的教授總會有時間,我是說之前提到的在領域內非常出名的專家,可能前幾天還剛在NCBC上給過講座今天就可以與他們面對面去討論問題。和綜合大學一樣,克萊蒙學院的教授也有官方的開放時間,一般是每周兩到三次,每次一兩個小時。但是如果你有一對一輔導的需要,無論是在課堂上預約,還是只是給他們發(fā)封郵件,一般情況下教授都會為你安排時間。當然也有教授資源比較緊張的時候,比如臨近考試,或者期中期末,他們要準備考題和其他活動,這段時間會比較緊張。但是即使是這樣,大部分教授還是會盡可能的配合學校安排留出答疑時間。

????從維持關系的角度來看,第一個就是一定要去上課。大學里面,常規(guī)來說來上課是必須的,但是你知道很多同學會有些別的想法,比如‘哦,這堂課的內容我都知道!’,大學里總有些學生會曠課,我不知道他們具體的成績如何,但是最好的方式還按時上課,并且在課前做些預習,然后和導師有一些良性的互動。畢竟,想象一下,如果你走進老師的辦公室,要求順延某些論文的截止日期,但是老師對你的印象是從來沒在課堂上見過你,我并不覺得在這種情況下導師會給你你想要的結果。所以兩件最基本的和導師建立良好關系的事情:

  1 按時上課

  2 上課之前預習,然后和導師良性的互動。

  我想特別強調一下課前預習的重要,如果你去了好的大學,比如克萊蒙特學院,我見過很多我的朋友,他們會覺得‘我很聰明,上課可能不難,這些理論都很容易,我可以直接借到別人的筆記,然后看看就好?!@些是你經常能聽到的言論。然后在這種環(huán)境下你就很容易變得對課程不再認真。所以最重要的一點是要保證對知識的謙卑,認真的做功課,認真的閱讀需要了解的內容,而不是讀一個總結或者梗概就認為閱讀了整本內容。【如何申請文理學院】

  問題小結:

  由此可見,盡管文理學院名聲不顯,但是無論是從學習還是生活上,學院的氛圍都會給同學更多的關注,即使惰性比較強的同學也需要足夠的努力才能適應環(huán)境,而綜合類大學資源豐富,但是同樣干擾也同樣多,同學相對容易失去目標。此外,從教授的角度來看,文理學院的教授比綜合類大學更容易接近,對于教學的關注度也更高。不過不論是在文理學院還是綜合類大學,都會對學生的努力有基本的要求。兩位導師同時為同學提供了豐富實際的與導師建立關系的小建議:

  1 好好上課

  2 做好預習和作業(yè)

  3 問高質量的問題

  4 把教授作為人生長度的良師益友而不是單純的答疑資源

  5 對知識保持謙卑的心態(tài)

  更多關于美國留學的問題,歡迎咨詢澳際美國名校 傲美達。

  聯(lián)系我們:

  電話:010 5169 7627/ 021 6218 9825

  澳際留學:400-601-0022

  網址:http://m.innerlightcrystal.com/zhuanti/20140730/964/

  郵箱:info@amdream.cn

  微信:@Admissionado

  北京總部地址:

  北京市東城區(qū)燈市口大街33號國中商業(yè)大廈309室 100006

  上海辦公地址:

  上海市靜安區(qū)南京西路580號南證大廈2009室 200041

  澳際教育洛杉磯海外辦公室:

  Tel: (626) 229 - 9988

  Email: christy.zhou@aojius.com

  201 S. Lake Ave, Suite 802, Pasadena, CA 91101[page]

Round Three:第三輪!

  傲美達 :綜合大學和文理學院的課程設置有什么不同?

  先來看看綜合大學的答案。

  Alec: 從綜合大學的大三大四開始,你可能會更加傾向于發(fā)展你的職業(yè)技能 ,而文理學院更傾向于培養(yǎng)批判思維的能力和提高綜合素質 。

  比如我的學習中在每次上課之前我們需要讀大概五六篇文章,然后帶著問題去上課,比如他們的研究方法有什么問題,結論有什么值得質疑的地方。這些文章都是很知名的大學教授的作品,我們需要對他們進行質疑,這是我們學習的一部分。這個過程充滿了挑戰(zhàn),比較那些知名教授寫出了這些東西,對他們來說這就是真理,我們需要進行挑戰(zhàn)。并不是說那些教授的文章有錯,而是我們都是凡人都會犯錯,教授之間也經常打嘴仗,這是我們學習的方法,這也是我們教育的最終目的。懂得質疑,并且從別人的角度去理解世界 。

  從個人發(fā)展的角度來說,我認為要想成功需要具備兩方面的能力,專業(yè)技能和綜合素質。很明顯事業(yè)的成功需要足夠的專業(yè)技能,但是最成功的大學會兼顧兩方面的發(fā)展,就好像最好的綜合類大學也同樣為學生提供了兩者并重的發(fā)展。比如哈佛大學,我們的研討會也為我們鍛煉軟技能提供了機會,比如與他人溝通,批判性思維,分析別人的想法,畢竟你需要先理解別人的思路才能做出你自己的判斷。這個過程你需要進行很多一對一的交流,衡量他們的經歷和學識,進而選擇你的立場。只是打個比方,比如某個教授的衣著打扮不修邊幅,但是他是教授,你就需要去思考他是怎么拿到教授職位的,他身上有什么特質。不單純從外表去判斷人和事物,在回應之前思考,這些都是批判性思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也是大學所注重的軟技能的一部分。 我不認為這些能力可以從大學的教育中剝離出來。這些你都可以從綜合類大學中感受到,但是你可能需要有意識地去培養(yǎng)。

  接下來是文理學院的答案。

  Kwali: 從課堂設置來說,克萊蒙學院對我來說是個比較特別的案例,克萊蒙學院是頂尖的文理學院,它與其他四所大學是聯(lián)盟關系,我可以在這五所學校里選擇所有我想要的課程,它的自由度是非常高的。另外一點,由于文理學院的課堂通常是小班,所以你就更多的時間是在與同學和導師交流中度過,這樣的環(huán)境會促進你完善你的社交技巧,從別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比如在課堂上,你所熟悉的同學提出不同角度的問題,因為平時有很多共同生活的經歷,會讓你更容易去觀察他們的視角,從而挑戰(zhàn),改進和理解自己的觀點。這樣的環(huán)境為所有軟技能的提升提供了機會,比如說領導力,所要求的不只是理論而是在應用中成長,去理解成為一個領導意味著什么。

  在綜合大學和文理學院中有很多同樣的課程,而且很多優(yōu)秀學校的課程都有自己的亮點,但是歸根結底,無論是學術能力還是軟技能,到最后終歸是技能。實際上你可以有很多種方式,很多種地方去學習這些技能。但是真正讓文理學院不同的是它創(chuàng)造出了一種自由的環(huán)境,讓學生不但能學習到技能而且可以知道這些技能怎么樣去應用,如何去應用。 比如在綜合大學你去學習商業(yè),他們會教給你如何去經營,你要想成功需要依次做這個這個和這個,但實際上是否會成功,還是要等到離開校園去檢驗。而在文理學院,如果你有什么觀點或者想法,你需要靠自己的努力來發(fā)展能力,從自身的角度出發(fā)去研究和掌握。

  傲美達: 學生應該怎么在文理學院和綜合大學中進行選擇?對于中國學生來說有什么需要特別注意的嗎?

  Alec: 這個問題需要綜合考慮??赡艿谝粋€就是學校的規(guī)模。如果你不清楚自己的發(fā)展方向,在綜合大學中就很可能消失在眾多的同學之間,每天兩點一線,并沒有人會敦促你學習。但是在文理學院你很難做到渾渾噩噩,畢竟人數太少,班級規(guī)模也很小,每個人都被重視,人數少到等到你畢業(yè)的時候,通常學校里所有的人你都認識了。所以我覺得要看學生的類型,打個比方,比如你不知道你是誰,你未來的方向。我覺得文理學院是個很好的選擇,因為你需要和同學互動,環(huán)境會逼迫著你不斷的思考問題。

  在綜合大學你需要懂得如何利用資源,更重要的是足夠主動的去尋找資源,尋找你自己的動力。尤其需要強調的是不單單是學術上的主動,實際上學術上的主動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學術上的主動你可以找到模板,哪怕你讀的是哲學這種很容易糊涂的學科,你也可以找到清晰的學術路線。最難的是生活態(tài)度的主動,去探索,去發(fā)現(xiàn)那些你不知道的事情。 這種充滿主動性的學生更適合綜合類大學。

  而文理大學,特別是對中國學生來說,其實早就應該被中國學生認識。很多文理大學都是極好的學校,但是他們的價值普遍得不到體現(xiàn)。畢竟文理學校并不是一心聚焦在SAT,ACT或者托福上,很多文理學院甚至不要求SAT或ACT。從中國的教育體制出發(fā)的話,這甚至很難想象。我的建議是,如果留學之后還想要回國發(fā)展,就讀于綜合大學可能更方便回國之后的就業(yè),畢竟綜合大學的知名度更高一些,因此在人才市場上可能會更有競爭力。換個角度,文理學院在美國的知名度其實非常之高,文理學院中的學生被教育的對未知充滿好奇,有很好的溝通能力,全面的綜合素質,因此文理學院其實在美國并不比頂尖綜合大學差。因此就讀文理學院,如果你懂得怎么去管理你的生活,高效地利用假期時間,或者利用在校時間做一些兼職,你可以找到一些很好的實習機會。等到你回國了你可以說“嘿,你可能沒聽過我的學校,但是我可以和你打賭你一定聽說過我實習過的這些世界500強的公司!”如果你可以有豐富的在頂尖機構的實習經歷,這些都可以極大地提升招聘的成功率。

  我覺得人們最常犯的錯誤是 過早的選擇和深化了專業(yè)。 還記得我之前說過的大學能提供的豐富資源嗎?所有的資源就在那。最常見的誤區(qū)是人們還沒探索就先告訴了自己“我要學工程”或者“我要學生物”。即使你真的已經決定要學什么專業(yè),沒有問題,但是你還是有那么多的機會可以去探索。你會有很多的選修課的機會,你可以去嘗試語言,歷史。勇敢的去做一些你沒嘗試過的事情。我想強調的是,不要太早的做出決定,即使你已經很確認以后的發(fā)展方向,也不要停下探索的腳步,做自己想做的,不斷地充實自己。

  Kwali: 我可能并不能代表綜合類大學,不過從文理學院的角度來說,在文理學院要想學有所成所需要的能力也很復雜。在文理學院你的同學來源于不同的背景,有不同的能力,為了在不同的領域深造而努力,為了在這種環(huán)境下生活,到最終你需要發(fā)展出豐富的各種技能,環(huán)境會迫使你學會很多,比如社交技能,再比如國際化視野。我猜想在綜合大學你也有同樣的機會去學習這些技能,但是在文理學院那種環(huán)境到處都有,從某種程度上講因為規(guī)模小,讓你有種無處可逃的感覺(笑)。到處都有那種氛圍,上課下課,午餐或者休息的時候。尤其是像克萊蒙學院,你的同學都有非常豐富的經歷,很可能在高中的時候就曾在頂尖的非政府機構實習過,很多人都在某種領域非常的出色,思想非常有深度,更重要的是他們都有非常豐富的社交技巧 ,在那種環(huán)境下你會感覺到環(huán)境在督促你變得更好,你不想成為所有人進步之后被剩下的那個。想象一下這些人之后的發(fā)展,會成為各個領域的領軍人物,這本身就是對你的一種挑戰(zhàn)。其實這個過程也是建立你人脈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通過這些人你會逐漸學會了解和定義你自己,你是誰,你想做什么,最終這一些會帶你走向成功。

  由以上兩個問題可以看出,足夠的行動力 、清晰的目標規(guī)劃性 都是成功的必要條件 ,此外,優(yōu)秀的綜合大學和文理學院都會同時兼顧學生的學術能力和軟技能的培養(yǎng),可能唯一的差距在于實現(xiàn)這一結果的過程有所不同,綜合類大學的專業(yè)技能培養(yǎng)更加有針對性和系統(tǒng)性,而文理學院則提供了豐富的機會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我們相信無論是綜合大學還是文理學院,如果希望能在從中學有所得終究還是要依靠學生自身的態(tài)度,這兩種學院都有自身的風格,找到最適合你的才是最佳的決定 。最后我們用一個問題進行本次采訪的收尾,希望兩位導師的答案也能給你提供一些啟發(fā),看看即使是出色如斯的人物,他們還有什么想要提升和彌補的。

  最后的問題,如果你能夠回到過去再次選擇,你愿意去綜合大學還是文理學院,有什么你想改變的嗎?

  Alec: 我想我還是會選擇綜合類大學,然后如果有機會,我想多學兩門語言。我對俄語很感興趣,或者一些看上去很瘋狂和有挑戰(zhàn)的選擇。其實我當時選修漢語就很有挑戰(zhàn)。

  Kwali:( 笑),并不需要考慮太多,當然還是文理學院,否則的話我不會是現(xiàn)在的樣子。不過如果可以重來一次的話,我希望在文理學院的初期能有更多的機會去探索別的學科。在我就讀文理學院的前兩年我一直告訴自己什么是我想要的,于是努力去修所有能為我的IR積攢學費的課程。實際上現(xiàn)在回頭看看,如果我可以用更開放的心態(tài)去看問題,我會選擇更多的科目去了解和學習,去充分開拓我的視野。還有,減慢我的生活節(jié)奏,有更多的時間去思考和沉淀,花更多的時間與我的導師去交流。

  至此,三輪訪談都結束了,你是否對綜合大學和文理學院有了更深刻的認知了呢?要記住,適合你的就是最好的!

  聯(lián)系我們:

  電話:010 5169 7627/ 021 6218 9825

  澳際留學:400-601-0022

  郵箱:info@amdream.cn

  微信:@Admissionado

  北京總部地址:

  北京市東城區(qū)燈市口大街33號國中商業(yè)大廈309室 100006

  上海辦公地址:

  上海市靜安區(qū)南京西路580號南證大廈2009室 200041

  澳際教育洛杉磯海外辦公室:

  Tel: (626) 229 - 9988

  Email: christy.zhou@aojius.com

  201 S. Lake Ave, Suite 802, Pasadena, CA 91101

  • 澳際QQ群:610247479
  • 澳際QQ群:445186879
  • 澳際QQ群:414525537